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连郭庄村是俺家

来源:烟台晚报 2016-10-01 12:11   https://www.yybnet.net/

孙景璞

我的家乡是莱州市城北连郭庄村。全村500多户,1500多人。据《莱州市地名志》载:“明洪武二年,梁、郭二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梁郭庄。明末,许多姓氏迁此落户,村名遂改名连郭庄。”

俺村是一个正方形的村落,有三条东西大街,曰:南街(前街)、大街(中街)、北街(后街),以中心大街最直、最宽,差不多有一公里长。村里有三座大庙和一座小庙。东庙内有三官殿、送子娘娘殿和土地殿,西庙内有三官殿,南庙内有菩萨殿和关帝殿。大街以北,裤裆巷还有一座小关帝庙。老人们说:这四座庙像一个展翅的大鹏,鹏头朝向西南,鹏尾向东北,这是眼望四川,不忘祖根。

“官场”看戏

南街偏东部有一大广场,名曰“官场”。乍看起来是一个大广场,实际上是一家一块打麦场拼连起来的,各有小埂为界。农忙时,各家各户在自己的场上打场,晒粮。农闲时,这里就成了一个公用广场。小学生曾在这里上过体育课;民兵曾在这里训练过;正月里群众在这里看灯景。本村和外村的“灯官”(即后来的秧歌)都在这里“耍场子”:踩高跷的、耍武术的、跑龙灯的、舞狮子的、跑旱船的、扑蝴蝶的,随着锣鼓点和器乐的伴奏,围着场子,边唱边舞,歌声悠扬,舞姿翩翩。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一圈,看得喜笑颜开,不断地鼓掌喝彩。

广场西端,搭有一个戏台,先是用村公所的公有的台板,一片片拼连搭成的,后来就改成土台子了。春节期间,或下午,或晚上,外村来的剧团在台上演出。西大原、草坡、朱旺、石于村的京剧,东大原、路个庄的吕剧,其他村的话剧、歌舞剧,各有韵味,精彩纷呈。如有演出,我便和小伙伴们,拿着小凳子,下午就去台前“占地方”。那时,一个正月里,差不多每天都有这类演出,村民们看得可过瘾啦!后来,这里成了第一生产队的场院。现在这里是一片民居砖瓦房。

大街中部往北有一巷子,叫“裤裆街”。这名虽然蹊跷,但很形象。巷子南部一段较宽些,此为“裤腰”;巷子北部岔开,分成了两条“裤腿”,一条“腿”向东再折向北;一条“腿”向西再折向北,两条“腿”都通向后街。在“裤裆”处有一座小关帝庙,坐北朝南,面对大街,高高的底座,占地约2.5平方米。小庙周围的地势,是我们村的制高点,被称为“龙脊”。传说,这里是龙位,不能居住人家,经过“南相士”(风水先生)测看,他建议在此修筑一个关帝庙,请关老爷在此坐镇,人们才安全地住了下来。后来关帝庙被拆除了,人们仍安然无恙地在这里居住着。

东庙向南连通南街的交汇处,有一个土墩,西头尖,东头圆,占地10多平方米,高约3米。村人叫它“土猪”,寓意黑猪拱门,送财进宝。实际上,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此土墩起分水岭的作用。当年,我和小伙伴们曾在此土墩上玩“争高山”的游戏。玩法是:两队人数相等,甲队先站在墩上,自称“山大王”,齐声高喊:“站在高山上,我是山大王。你若不服气,比武来较量。”乙队站在墩下,喊道:“山大王,山大王,你先别嚷嚷,俺的武艺强,山大王俺来当。”喊完,便一齐冲上墩去,展开推拉挤撞。经过一番争斗,站在墩上者为胜。

松树茔捉鸟

顺着南庙向南,在道东侧有一片“松树茔”。茔盘很大,约有二亩多地。说是村里刘姓人家的祖坟。里面除了大小茔丘以外,还有一些粗细不等的侧柏,村人误称为“松树”。故名“松树茔”。里面杂草丛生,我和小伙伴们常在此捉蝈蝈玩。

我们还在这里用弹弓打鸟,掏鸟窝,捉雏鸟,掏鸟蛋。侧柏是常绿乔木,喜鹊不在上面筑巢。在上面筑巢的是斑鸠、刺眼、小鬼蛋等。它们的巢很简陋,几十根树枝胡乱搭就,铺上一些干草和羽毛,就在里面产卵孵雏鸟。我们在树下仔细地寻瞅,就能发现它们的巢。我们爬上树去,举手可得巢内的鸟蛋或者雏鸟。鸟蛋回家烧着吃,雏鸟则捉回家养着。我曾养过一只小斑鸠,直到长大。开始用绳拴着它的腿,后来一不留神,让它飞走了。我很失望和惋惜。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桃枝、侧柏枝,插到门窗上。用桃枝是为了驱魔辟邪;用侧柏枝是寓意四季长青,日子兴盛。折侧柏当然是我们小孩子的事,松树茔是最佳选择。我们或是爬上树去折,或是用长竿加钩子往下钩。搞下一些来,大家一起分,我们还送一些给孤寡老人们,让他们也高高兴兴过年。

村西百米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能行马车,俗称“西官道”。这里既是道,又是沟。下雨时,是我们村通向南河的排水沟。天旱时,这里是西由通掖城的大道。因为西由有一处天主教堂,欧洲神甫骑着“电驴子”(摩托车)来回奔波于西由与掖城之间。我们小孩子经常在路边看到他。一见到他,我们就喊:“红头发,高鼻子,蓝眼睛,电驴子。”他也许听不懂,也许听懂了不理睬我们。

葫芦头沟“烧窟”

沿西官道向南约一里多地,在我村与淇水村交界处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沟,东南部宽阔,西北部较窄,形似葫芦,村人叫它“葫芦头沟”。它是一条田地的排水沟,水由东南向西北流经西官道,泄入南河。两侧沟崖长满了杨柳、刺槐等乔木和许多刺槐、荆棘等灌木。沟底杂草茂盛,野花盛开,是人们劳作后乘凉休息的好去处。也是孩子们拾草、捕鸟、捉虫虫的好地方。

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来葫芦头沟拾草。拾草的间隙,便去捉蝈蝈、捉蟋蟀;用弹弓打“介留”(蝉)。再就是“烧窟”———就是烧烤玉米或地瓜———这是祖辈们留下来的一种野餐方式。先在地下顺着风向挖一个长方形的坑,坑内堆上干柴禾,坑上口搭上七八根粗似拐杖的鲜树枝,树枝上架着生地瓜或生玉米,或者鲜大豆棵。地瓜块和玉米棒都插上一段树枝做把手。然后点燃坑内的干柴,用火苗烧烤坑上的地瓜或玉米,并不断地翻动,免得烧焦了。大豆棵最好熟,不一会就可以拿下来剥豆粒吃了。地瓜和玉米要多烧一会。等那鲜树枝架被烧断后,就停下明火,把地瓜和玉米埋到火堆里去,上面盖上鲜树枝再焖一会儿。我们再去拾一会儿草,回来扒着吃。虽然有些糊燎子味,但是乡土风味浓厚,越嚼越香。

春天,小满以后,什么百灵、黄雀、蜡嘴、三道眉、刺眼、灰喜鹊、小鬼蛋等候鸟都飞来了。葫芦头沟是它们栖息繁殖的好地方,也是我们逮鸟的好时机。我们除了用弹弓打,夹子夹,扣子吊以外,还用网子网。用一般破渔网,上面挂在沟两旁的树枝上,底部紧贴沟底,用石块压住。在网的对面沟底和两边,我们虚张声势地喊叫,敲打树枝,扔土块,把鸟儿赶起来,让它们沿着沟向网子方向靠拢。这些鸟儿也痴,它只在沟边的树枝上向前方跳来跳去的,或者沿着沟底向前方低飞一会,从不飞出沟外。当鸟儿临近网子时,我们突然大声吆喝,又扬土,又掷土块,让鸟儿突然惊起,慌忙地向网子飞撞而去。这时沟底的人,飞快地跑向网子,把网子拉下来,网住鸟儿。运气好的话,一次可以逮着七八只,最少也可逮着两三只。我们把它们分而养之,玩起鸟来。农业学大寨以后,这沟被填平为田了,树木没有了,鸟儿也没有了。

地名是一个特定地方的印记,昭示家乡的乡风民俗和地域文化。虽然现在这些地方大都湮灭了,但是那些熟悉的地形地貌和温情美好的往事,却永存在我的记忆里,历久弥新。这就是我对家乡的眷念,永远的眷念。

新闻推荐

西海鞋厂做军鞋

文溪撰文/提供资料图片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月,胶东西海区党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掖县(今莱州市)军事部鞋料科更名为西海鞋厂。厂长秦占喜,财务李盛廷,总务...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连郭庄村是俺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