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玩具价值数千
程延平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变形金刚粉丝,尽管身处海阳,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变形金刚粉丝的圈子里,他和他的变形金刚网站在国内“刚丝”中也算得上大名鼎鼎。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集了大概400个玩具,从1984年出品的老玩具,到今年出的新玩具,像所谓超能勇士、雷霆舰队、塞伯坦传奇、经典系列、MP系列、电影系列等等。其中百十个是上世纪80年代出的老玩具———G1系列。虽然这个系列在设计上远远落后于新的玩具,但给程延平的记忆和影响却是最深刻的。
“平时喜欢把玩具摆放在桌子上看看,舍不得玩,毕竟这些玩具老胳膊老腿儿,经不起玩了。收集这些又贵又老的变形金刚玩具,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一种情结。我不会卖掉它们。”
说到收藏变形金刚,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那种小孩子玩意儿有什么可收藏的?”的确,在传统观念中,玩具只属于小孩子,收藏玩的是高雅,绝对不应该和玩具沾边的。据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中国,只有香港几位玩具收藏家对此有所收藏,内地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收藏者。当时国内变形金刚品种还不多,收藏者最多也不过收集了近百种变形金刚玩具而已,与庞大的变形金刚玩具体系相比只能算冰山一角。后来,旧版玩具存世量日渐减少,变形金刚品种日渐增多,加上大批变形金刚爱好者通过网络推动和现实的努力,变形金刚热重新兴起。
尽管老玩具的可观赏性和变形设计相比现在的真人电影系列、经典系列要逊色很多,但由于存量稀少,老玩具始终在升值,一个完整、未开封的玩具动辄千元,品相好的还很难找。例如,最大的巨无霸伏特,1993年在烟台出售时价格是400多元,现在没包装的都要几千元了,完好而包装未开封的更是“天价”。
热爱,缘起动画片
程延平与变形金刚结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1989年夏天,正在上高中的程延平,爱上了一部“很幼稚”的动画片。“《变形金刚》,史诗一样的情节,新奇的变形机器人,让我看得入迷了。每周六晚上6点半,我准时守在电视旁,手里拿着录音机。过后,我不断地背诵这一集的台词。为了能准时看到动画片,我甚至找校长请假,理由就是:回家看《变形金刚》。而校长居然答应了……”时至今日,程延平仍然能清晰地背诵出这部动画片中的不少台词。
动画播出不久,程延平又惊喜地发现了变形金刚的玩具。但在县城没办法买到。程延平便买了他所能见到的所有变形金刚贴纸,过过眼瘾。后来,程延平陆续买了不少仿制品,但能得到一个正版玩具,始终是他当时最大的梦想。
《变形金刚》在中国热了那么两年,然后就突然消失了。程延平上了大学、毕业、工作……这么多年,没有人再跟他提起过变形金刚,连锁在箱子里的那些变形金刚也在数次的搬家中散失了不少。
大家一起玩:追梦人终圆梦想
2000年3月程延平学会了上网。一次,他随便浏览到一个网站,无意中看到一个链接———变形金刚。他立即点击了它。他发现,那里就是他追寻了十年的东西———一位同好建立的专题网站。
程延平在这个网站与国内一些变形金刚爱好者频频交流,并圆了拥有正版变形金刚玩具的梦。2002年,他和网友共同建立了一个论坛,成为国内最大的变形金刚交流站。如今,他的网站注册人数达到了16万多人,已经引起了变形金刚出品者———美国孩之宝公司的重视,去年与网站合作举办了首届“变形金刚塞伯坦年会”。“最初只是和几个朋友的共同梦想,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玩小孩玩具,不是幼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广泛,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同好。”程延平回忆说,最令他难忘的是一位身患尿毒症的广州的朋友,从2000年起就在影响和团结着国内的爱好者,成为变形金刚在网络上复兴的中坚力量,直到2007年底去世。
“通过网络,通过与朋友的共同努力,我实现了自己关于变形金刚的梦想,也帮助国内无数爱好玩具的人实现了梦想,这是我感觉值得骄傲的一件事。”程延平说。
新闻推荐
9122元/平方米咋来的?, 评估公司细说胜利区片货币补偿均价由来
经过前期评估、征求居民意见等程序,《胜利区片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最终确定房屋征收货币补偿均价为9122元/平方米。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备受市民...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