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李二嫂”今年77

来源:烟台晚报 2011-10-30 04:26   https://www.yybnet.net/

“借灯光我赶忙飞针走线,做一双新鞋儿好给他穿……”多少熟悉吕剧的戏迷们对于《李二嫂改嫁》自然不会陌生,28日晚烟台大剧院的杨春梅吕剧演唱会上,当77岁的郎咸芬唱起这段经典的“借灯光”时,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没错,当年那个享誉全国的“李二嫂”来了。演出完毕,YMG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自称“烟台媳妇”的老艺术家。

“李二嫂”还在唱

郎咸芬是潍坊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部《李二嫂改嫁》唱红了全国,此后几十年,她演活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除妇孺皆知的“李二嫂”外,《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穆桂英》中的穆桂英、《丰收之后》的赵五婶、《沂河两岸》的梁向荣、《梨花狱》中的武则天、《山高水长》中的薛逢春等也是家喻户晓。她的表演朴实稳健,大气丰厚,唱腔委婉深沉,注重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和演唱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山东吕剧的标志性代表人物。

“《李二嫂改嫁》把吕剧带向了全国”,郎咸芬并不讳言“李二嫂”的功绩,也正因如此,无论走到哪里,观众们都会“要求”郎老师来上一段。

而77岁高龄的郎咸芬,时至今日,依然坚持随自己一手拉扯起的省吕剧院下乡演出,前些日子刚刚在广饶进行了一次演出,看到那些热情的观众,老人感慨地说,“真想多下去几次!就是觉得身体有些吃不大消了!”

吕剧是咱们的“省粹”

非常关注时政的郎老师对于当今的文化现状很熟悉,几天前,她读到一位省内专家的言论“京剧是国粹,吕剧是省粹”,不由得击掌叫好。

国内的许多地方戏如豫剧、越剧、黄梅戏如今的发展势头都不错,郎咸芬对此并不失落,她说,吕剧“滑坡”是有原因的,这不是吕剧本身的错,而是主管吕剧发展、文化发展的人的错,“实际上吕剧的剧目相比其它剧种更经典。”所以,要认识到吕剧是咱们山东省的“省粹”,才能真正把吕剧发展好。

当然,对于吕剧发展到今天,人才、剧目的相对匮乏,郎老师还是比较担忧。她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呼吁振兴吕剧。“要振兴吕剧,要靠人才,要靠年青人,要让观众更加熟悉这

个剧种,必须要依靠人才,”她以杨春梅为例,希

望这样的吕剧演唱会能够带动更多的

人喜爱吕剧。

演好戏,做好人,用情唱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郎咸芬对自己的弟子们以及年轻的吕剧后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想演好戏,必须先做人”,所以,她要的吕剧人才是“德才兼备”。

无论走到哪里,老人经常都会说,吕剧是地方戏,是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如果对观众没有感情,谈什么唱戏!她非常认真地说,“其实我的天赋并不好,但是我的特点就是唱时用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你想啊,如果你不用心去唱,连自己都没打动,怎么能打动观众?”

对于烟台,老人显示了自己可爱的一面,“我可是烟台媳妇啊,烟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老伴是莱州人,我在烟台还有俩学生,刘玉凤和杨春梅,都很出色。希望烟台吕剧越来越好!”·YMG记者李德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搞定全年出口计划, 芝罘区出口贸易大增

昨日,芝罘湾畔,油轮轰鸣,某水产公司一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上百吨新鲜海产品,“踏”上去日本的出口之路。今年以来,烟台港上如此精彩的出口大戏,不停地重复上演。记者从芝罘...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李二嫂”今年77)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