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藏友眼光高
连日来,记者多次前往展会与淘宝的市民、参展的艺术家和商家交流,一些专业人士说烟台不少藏友的眼光非常高,他们不仅对自己感兴趣的宝贝有着广泛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全国的行情也比较了解,在选购艺术品时说出来的话,让参展商惊叹。
中华传统工艺名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周凌海先生来自江西婺源,他的歙砚展位在C区,与同行的展位不同的是,他的展位看上去人三三两两的并不多,但他告诉记者,到他这里淘宝的不少歙砚爱好者都能讲出歙砚的很多专业知识,这是他没想到的。周先生说经过这几天的交流,他发现烟台不仅爱好砚台的人很多,而且懂行的人也不少。
来自福建福州的寿山石经营者曾先生很年轻,昨天下午很多摊位已经开始收摊了,他的展位前仍然有人在跟他交流。来自莱山区的徐先生看好了一块芙蓉摆件,两人在价格上经过几次反复探讨终于成交。徐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一天,他已经在曾先生这里选了两件东西,觉得物有所值,当天他又赶到现场决定拿下其中的两件作品。曾先生说,没想到产自福建的寿山石能在北方有这么多懂行的石友。
画家杨立对先生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他专攻人物画,他的夫人黄小平女士带着他的作品参展,虽然展位并不大,但是杨立对的人物画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黄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杨先生并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但是对他的作品感兴趣的市民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截止昨日下午,她带来的作品已经所剩无几。黄女士说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和老公到烟台来办画展。
■淘宝还要练眼力
昨天下午,不少市民在展会现场叹气,因为自己之前看好的东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下手,当想在最后一天淘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宝贝已经没有了。一位藏友说,好东西终归是好东西,往往不仅仅是一个人会上眼,最后谁能收入囊中,可能就是价格的因素了。
来自烟台市龙口的特雕根艺馆工作人员这次带来了不少经典根艺作品,加上是在家乡办展,因此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逛展会的市民的目光。昨天上午,一位姓刘的先生兴致极高地赶到这里,之前他看好了一件黄杨木的作品,找了半天却发现已经没有了。馆长周景祝先生告诉记者,这位先生之前就反复看过这件作品,但最终没有下手,过了一夜又来买,想不到的是当天下午,刘先生离开之后即有人以千元的价格买走了,刘先生只能抱憾而归。
展会上确实有不少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但是需要好眼力。陶瓷是不是手工绘制的作品,紫砂壶用的什么泥?木雕把件到底是红酸枝还是花梨木,什么价格出手合适,不少市民拿不定主意。对砚台极有研究的烟台市画家谭鸿斌受朋友之邀两次到展会,谭先生告诉记者,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市民要想在展会上淘到真正物有所值的宝贝,则需要好好补一下知识。以歙砚为例,某展商展品中,摆在明显处的恰恰不是质地最好的歙砚。
一位参展商坦言,有的人不仔细观察展品,只打听价格,而且听到价格后摇头,他们一般不会向这样的人推荐自己的东西。大部分参加展会的艺术家表示,对于自己的作品,如果想以低些的价格出手,他们更愿意给懂行的人,因为好东西被懂行的人收藏才是好去处。YMG记者金海善摄影柳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通讯员李庆梅)本月9日,500新桥班对楚风站进行注水水压,10日,楚风一街32单元一用户给班组打电话,告知本单元19号用户家的小棚往外流水,估计...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