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君君的父母一大早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是否有爱心女士等人的消息。君君的父亲姜先生说,他赶到医院时,那位女士正准备离去,询问其姓名,女士婉拒,只说了句“这没什么,我也是母亲”。他和妻子牵挂儿子的病情,也没有顾得上拦下细问。
君君的奶奶回忆,好心女士在路上接了个电话,好像说了“姓梁”、“一会去剪纸工作室”之类的话。姜先生希望记者帮忙打听一下:烟台剪纸界是否有人认识姓梁的女士?烟台剪纸大师朱曼华是本报经常关注的艺术家,她接到记者电话后,先是问了问君君的病情,随后才说她的助理叫梁巧艳,不知道是不是救人的那位梁女士?
真是无巧不成书。大约10分钟后,朱曼华老师来电证实:那位抱着君君以百米冲刺速度冲进医院的女子,正是她的助理梁巧艳女士。
找到了救命恩人,君君的妈妈郭女士执意要去朱曼华剪纸工作室当面感谢梁巧艳。在工作室内,郭女士拉着梁女士的手哽咽不已,连称:“要不是你们这些好心人,真不知道孩子会怎么样。”
梁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我拦了几辆车都没有停下的,急得快哭了。”后来,听老人说她身上没有钱,想到孩子到医院急救,肯定要先交钱,所以就一起跟车过去了。
她谦虚地说,自己救人也是偶然遇上了,换了其他人一样也会伸手相助的。最该感谢的还是那位司机小伙,正是他在关键时刻出车,才有了君君的及时脱险。
热心司机姓甚名谁,本报也希望读者朋友能提供相关线索。
“爱心接力”汇就文明洪流
11月1日上午,4岁男童君君(化名)输液后发生晕厥抽搐,其奶奶抱着孙子在大街上边跑边向路人求助。此时,一位热心女士和过路面包车司机爱心接力,联手帮助老人将君君送往医院抢救。(相关报道见本报2日A12版)
在一些人为“老人跌倒是否帮扶”争论不休之时,上述新闻中的见义勇为之举,为烟台这座爱心城市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注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边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是生命告急的孩童,稍有良知的市民,见到此情此景,都会将心比心,施以援手。而只要人人都献一点爱,世界不仅会变成美好的春天,还会创造很多奇迹。君君就是因为被热心市民及时送往医院,才幸运脱险。相信那位为救人跑得呕吐不止的女士,品尝着救人一命的善果,心里肯定比蜜还甜。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仅存在于氤氲香气的咖啡厅,富丽堂皇的大剧院,街头巷尾遍地开花的善言善行,更是城市文明的真实写照。但愿这种爱心接力,汇成文明洪流,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辉。
YMG记者丛晓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仲海摄影报道)“氯化物25mg/L,氨氮0.01mg/L,铁0.01mg/L,亚硝酸盐无,悬浮物无……”昨天下午,在鹿鸣小区,由某公司研发的全省首台水质检测车率先在烟台投放使...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