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爽! 200多孩子喊他师傅, 师傅教拳从不收费,他喜欢切磋武术的感觉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3-26 02:45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徐立业摄影报道

黄务卧龙小区住着一位武林中人,他自1995年至今先后收徒200多人,免费传授螳螂拳法,其中大部分弟子是小区周围的小孩子,尽管此举费时费力不赚钱,但他却感觉“好极了”。他就是今天“踏访芝罘武林”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姜庆德。

》》童年习武为“打架不吃亏”

姜庆德1962年出生于莱阳赵旺庄。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在教室里学习,而是同伴之间天天打架。在他还是个顽童时,唯一的哥哥已经外出就业了,他得一个人面对各种打不完的架。长兄不在身边,而姜庆德天生又是个小个子,每每打架,吃亏的总是他。

11岁那年,他决定学武术,“目的很简单,为了打架不吃亏。”采访中,他笑着说。他把这个想法和父母说了之后,没想到竟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于是,他拜当地著名拳师闫振江为师,开始学习螳螂拳。闫振江是闫学信的侄子兼徒弟,而闫学信是赫赫有名的螳螂拳大师姜化龙的关门弟子。姜庆德此后的童年生活,主要是习武。

》》收徒200多教拳不收费

搬到黄务小区之后,他很快发现了新的练武场地———黄务中学操场,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去操场打拳。一来二去,附近越来越多的居民知道他会武术。1996年,有人找到他,希望跟他习武,他欣然应允,他在黄务收下了第一个徒弟。后来,这名叫王永杰的徒弟参军入伍,在之后的发展中,因会武术而受益。

从1996年至今,姜庆德收过的徒弟超过200人,大部分都是附近小区的孩子,当然,也有住得较远的,比如有个徒弟就住在幸福,每次去学拳都要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别看我性子挺急,但我教小孩子很有耐心,第一招学不会,我不教第二招。”姜庆德说。有一点姜庆德反复强调:“我收徒弟,从来不收学费。”

不收费不代表姜庆德没有收获。他说,教拳的过程,他感觉很快乐,“虽然不赚钱,但是感觉好极了!”他说,“只要是和武术沾边的任何事情,都能让我很开心,谁要是没事和我谈谈武术,我就高兴得不得了。”

》》谋生再苦没放下武术

尽管习武是为了打架,但是刚开始的几年,他发现学的这些东西打架根本用不上,直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才感觉有些作用。有意思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打架离他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慢慢消失得杳无踪影,但武术却就此成了姜庆德生活的一部分。

16岁那年,已经初中毕业的姜庆德跑到烟台投奔哥哥。为了糊口,姜庆德曾先后干过瓦工、蹬过三轮,但再艰苦的生活也没有隔断他对武术的痴迷。来到烟台后,只要有机会,他就拜访高手,先后跟着程显明、崔浩、申乐军学过螳螂拳,并跟着陈友年学过“巴掌”。

1995年之前,姜庆德住在西山。那段时间,他天天在西山习武,武术对他而言,成了割舍不下的爱好,“总感觉老宗祖留下的东西是好东西,咱就是练不好。”1995年他搬迁至黄务卧龙小区,他的“习武场”也随之改变。

新闻推荐

烟台市创建首个“癌症无痛病房”, 用药得当九成癌痛可缓解

3月24日上午,烟台市首个“癌症无痛病房”在市肿瘤医院正式启用。这是卫生部在全国创建的首批50个示范病房之一。在这里,疼痛可以用“尺子”量,医生针对疼痛程度...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爽! 200多孩子喊他师傅, 师傅教拳从不收费,他喜欢切磋武术的感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