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我写烟台邮话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4-27 02:20   https://www.yybnet.net/

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文明办、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国集邮联等七单位联合开展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活动。烟台,作为大龙邮票首发地之一,集邮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资源,无可争议地加入了创建行列。为给烟台创建活动造势,《烟台晚报》在“烟台街”版开设了“烟台邮话”专栏。作为一个资深集邮爱好者,我责无旁贷,当然要写点什么。

多年前,我在《集邮》、《中国集邮报》等专业报刊发表过200余篇集邮文稿,但给都市报写集邮文章,还是第一次,心中不免打憷。因为集邮术语多了,大家看不懂;故事多了,与“邮”无关,又文不对题。不管怎样,我觉得应该拿起笔试一试。

当时,我正好收集了一张烟台法国客邮局明信片,就写写烟台的法国客邮局吧。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弄清了法国在烟台客邮局开设和关闭的时间,以及使用的邮票情况,邮戳戳式等,为此请教了有关专家,还专门到烟台山下做了一番考察,成文后投给晚报,是年12月18日发表了,题目就是《法国客邮在烟台》。

历史上,先后有五国列强在烟台开设了客邮局。这篇文章见报后,我有了信心,继续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各国客邮在烟台的设立情况,并重点收集侵华客邮在烟台发行和使用的邮品,并上网发帖,征集烟台客邮史料,这成就了后来陆续发表的《烟台山下日本客邮》、《德国客邮发行的珍邮品》、《最晚开办的烟台英国客邮》以及《克立顿饭店曾是俄国客邮局》等几篇文章,加上先前发表的《法国客邮在烟台》,形成了“烟台客邮五部曲”,完整地介绍了列强在烟开办客邮局的情况。其中《克立顿饭店曾是俄国客邮局》一文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的10月10日发表,而孙中山先生北上时曾下榻于该饭店,这个日期巧合真是很有意思。说到邮局,当然缺不了烟台大清邮政局,这就是后来发表的《山下邮局之前世今生》一文。另外,我还专门研究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烟用邮情况,写就了《美国大兵军邮封》一文。这七篇文稿将烟台早期邮政机构做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介绍。而我也通过写文章,对烟台早期邮政历史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此外,我还专门撰文介绍了当年领先全国的《清末烟台水线电报》,一战劳工专用封《万金家书凭此寄》,《一封寄往印度的欠资信》等,这些都是与“邮”密切相关的史料。

利用自己收集的清末烟台老明信片,我还撰写了一些介绍清末烟台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的小文章。如《清末彩绘明信片描摹烟台百年风情》、《明信片上的清末烟民》、《百年前的老磨坊》、《百年前的芝罘学校》等等。或邮票、或邮戳、或邮路,它们全都或多或少与“邮”有关。

2011年4月5日清明节,晚报发表了我写的《一枚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邮票》一文。除了缅怀革命先烈,我也藉此文回忆了自己的集邮初始,对赠我邮票的邮友,对30年的邮情、友情,有了一个感怀的机会。

这些文章发表后,烟台博物馆老馆长、鲁东大学教授等专家,热心为我指谬,让我受益匪浅。大众媒介因为受众面广,其传播集邮知识的效果,是专业报刊无法比拟的。

烟台最终如愿名列首批18个“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之一。我想,这里也有“烟台邮话”的一份功劳吧。

林卫滨

新闻推荐

割不断的情结

自从《烟台晚报》诞生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深深吸引。记得1992年那个硕果累累、葡酒飘香的金秋,我坐在张裕公司北边的海岸旁的石凳上,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借着斜阳的余...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写烟台邮话)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