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军师,帮孩子分析成绩
家有考生,成绩永远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孙女士也不例外。不过她看到两个女儿的成绩后,从来不评论成绩高低,而是与她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孙女士建议考生家长,在高考临近时做孩子的军师。
“多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别一张嘴就是成绩。可以问问累不累,哪方面有压力,这样孩子愿意说,家长也能够及时开导。”孙女士说。高考前,每个孩子都会有压力,如果此时家长再施压,很容易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每次考试,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后,要心平气和地帮他们分析错误原因:是粗心还是知识点不会。这样,孩子会很感激,以后也会主动跟家长“交代”。
孙女士从孩子上学就一直如此对待孩子们的成绩。两个女儿初中住校,每周回来一次。她会给孩子检查作业,提醒她们把本周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做到周周清、月月清。孙女士觉得非常有效。两个女儿在高中期间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因此稳步上升。
常沟通,与老师保持一致
孙女士还有个好经验,那就是常跟老师沟通,她每两周给两个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高考前。
很多家长总觉得给老师打电话会打扰老师。孙女士说,她以前也有这种顾虑,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发现,老师其实很愿意跟家长沟通。
“我一般周六跟老师沟通。我会提前给他们发个短信,看看他们是否方便,然后再打电话。”孙女士说。经过几次交流后,老师看到短信会直接打过来,而她总是再打回去。孙女士说,通过交流,老师能够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家长帮孩子纠正,也能为老师分担一些辛劳。
对于老师反馈的问题,孙女士有个原则,那就是与老师保持一致。当遇到孩子不理解时,她会引导孩子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考虑。“一方面,老师送考多年,他们的一言一行,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另一方面,不能让孩子与老师对立,否则孩子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成长。”孙女士说。
要快乐,好心态最能加分
孙女士曾听过一个备考讲座,专家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让孩子快快乐乐的,他一天至少能提高一分,一个月就能提高30分。”她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作为陪考的原则来执行。孙女士说,孩子的备考心态确实非常关键,高考成绩至少有三分是心态决定的。
徐超学文,徐越学理。平常徐越的成绩要比徐超好,但高考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徐超考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而徐越却没有正常发挥。原因就是徐超压力小,她原本的成绩在一本线上下,给自己的目标也比较容易达到,轻装上阵,最终考了629分。而徐越太想成功了,结果压力过大,考了622分。
当然家长要保证孩子的营养。除了营养均衡、避免大鱼大肉引起孩子上火外,她坚持给两个女儿吃海参,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4月23日下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一位车祸伤者,急需A型血救命。目前,市中心血站A型血库存严重不足,工作人员呼吁广大市民献血救人。据了解...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