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点多,烟台山医院、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海燕副主任医师在发育门诊接诊了特殊的一家三口。在熙熙攘攘的患者中,他们能被人一眼就认出来———妈妈身高1.42米,姐姐1.3米,弟弟9岁了,只有1.12米……
◎姐姐工作中总被当小孩
昨天上午9点多,从河南来的小楠(化名)和妈妈、弟弟一起走进烟台山医院发育门诊时,副主任医师李海燕一瞬间以为是进来三个孩子。“现在的孩子普遍长得高,一家三口都这么矮的确让人震惊。”李海燕对记者说。
这一家三口来自河南,没陪着来医院的爸爸现在在打工,据说身高也不超过1.5米,全家都是典型的矮小症患者。身为姐姐的小楠对老长不高这事儿最着急,从河南老家到烟台打工,即便是当个服务员,她也总受人嘲笑,“别人总把我当小孩。”略有羞涩、穿着朴素的小楠急切地问李海燕:“我还能长高吗?”
这个门诊的时间持续了20多分钟,李海燕详细问了姐姐和弟弟的病情,告诉他们:小楠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机会,而弟弟会经过治疗,还能长高。小楠当时就哭了,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们一直没到过医院,直到小楠打工赚了点钱,才来看病,没想到就耽搁了。
◎身高六分遗传四分环境
烟台山医院儿科李海燕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只要在骨骺闭合前及早治疗,矮小儿童是有希望达到正常身高的。以小楠的弟弟为例,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可以注射生长激素,但治疗费用昂贵,有要心理准备。
李海燕认为,矮小发病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超过半数家长的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方法,三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就能继续长高,而75%的家长不知道该去发育儿科门诊进行检查。
李海燕主任说,在家长的传统观念里,认为男孩子能够长到22岁,女孩子能够长到20岁,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还能长多少,并不以孩子的年龄为准,而要以孩子的骨龄为准。”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骨龄如果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如果超过16岁,这时的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孩子的身高,六分在遗传,四分在环境因素,提前干预是可以治疗矮小症状的。
◎四岁是身高“黄金分割线”
李海燕提醒广大家长,关注孩子的身高越早越好,特别是对遗传背景不佳(即父母身高都不很理想)或者有身高特殊意愿的孩子而言,在他们出生时就应该开始特别关注,因为孩子在母亲子宫内的营养及发育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在孩子发育前并不需要为孩子将来的身高担心,只要发育正常身高就不会比别人差,等到孩子该长高却仍没有长高的迹象时,家长才开始着急。而此时,大多孩子的骨骺往往已经或者将要闭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判定儿童是否矮小有一条黄金分界线,就是4岁。”不管男孩还是女孩,4岁左右其体内长高激素、甲状腺素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婴幼儿0—1岁之间,如果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2岁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岁后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长就应当带孩子上医院检查。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叶杏
新闻推荐
由于工作原因,《烟台晚报》从创办之日起,我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之前,我一直在市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宣传工作。体育离不开宣传,宣传也离不开体育。所以,我...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