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全百惠通讯员李成修王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
定的《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
指南》新规于本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中儿童产品配方不宜使用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等功效成分。本报4月9日14版曾以《儿童化妆品仍拿“美白”说事》为题做过报道。
记者走访烟台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在儿童化妆品专柜,含有香精、防腐剂的儿童护肤品不在少数。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牌,不少家长不知如
何选择?专家建议,只要保湿,对宝宝皮肤没有刺激性的儿
童护肤品都可以选择。
儿童化妆品
没有专门标准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港城各大商场、超市的儿童化妆品专区,儿童化妆品品牌种类繁多,各大品牌的润肤露、保湿霜、沐浴露、洗发精、洗面奶、唇膏五花八门,价格也从2元至80元不等。
在走访中,记者并未发现标明含有基因技术、纳米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儿童化妆品,但大部分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注了“特润”、“保湿”、“嫩白”等功效的字样。正规品牌的产品,在其瓶身、产品包装盒上都表明了产品成分;成分表中所含元素,少的有十几种成分,多的近三十种,像国产某品牌的儿童霜中的成分有29种,其中,香精是在成分表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物质。
记者在百度搜索“儿童化妆品”,并未搜到相关的专门标准,仅有2007年1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提到:在化妆品微生物质量方面,成人化妆品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0CFU/ml(注: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而婴幼儿儿童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ml。
此外,对于孩童类化妆品中铅、汞、砷等化学物质的限量要求则是与大人无异,对儿童来说,如果配方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或化学成分,长时间使用会对孩子肌肤带来负担或者损害。
买化妆品
得先看成分表
在市区某商场,记者购买了一款适合儿童使用的唇膏,包装上标明“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字样。成分表中标有26#白油、聚异丁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三苯三酸十三酯、香精、羟苯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成分。经比对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成分与成人唇膏几乎相同。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发现在为孩子购买护肤品时,家长普遍会自动忽略“成分表”。在一款注明“纯正温和,绝少刺激”的护臀霜中,成分表中列出了17种成分,其中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对于该成分,许多购买的家长表示,不清楚这些复杂的化学名称究竟是什么,而据记者了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其实就是一种防腐剂。
“买的时候一般都不注意看成分表,那些化学名称咱普通百姓也看不懂。平时给孩子买的都是比较知名的品牌,价格高质量好的。”家住芝罘区的林女士告诉记者。
正在给儿子买护肤乳的方女士也表示,一般不看成分表,买的时候尽量挑选没有香味的、白色的产品,至少这样的添加物会比较少。
甘油橄榄油
对皮肤很有效
天气越来越暖和,防晒美白的儿童化妆品也迎来销售旺季。在市区某大型超市儿童护肤品专柜,市民小霖告诉记者,马上进入夏季,紫外线照射太强,给孩子买瓶防晒霜遮挡紫外线,保护皮肤。销售员李女士说,近两天,气温飙升,儿童防晒护肤品销售量明显增加,每天能卖10瓶以上。
对于如何选购儿童护肤品,毓璜顶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夏秀娟建议,宝宝的皮肤天生就已经很好,应尽量少用化妆品,尤其要避免使用含有着色剂、珠光剂的产品;同时婴幼儿化妆品应尽量少加或不加香精,因配制香精用的原料会对皮肤有刺激。婴幼儿化妆品中矿油、香精的使用要看浓度,成分过多反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宝宝的头脸经常暴露在外面,可擦一些含甘油、橄榄油等单纯成分、对皮肤无害的护肤膏。即使到了夏天,也不用给宝宝擦防晒露,宝宝在室外晒晒太阳很好;当然,家长也不可能让小孩在阳光下暴晒,适当躲避“毒日头”就好了。
夏秀娟还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小妙招,有些婴幼儿的大小便不顺畅,会导致尿布皮炎,又叫新生儿红臀,用炉甘石剂外涂就可以了,没必要用成分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护臀膏;有些婴幼儿用品的成分中含有芦荟,夏秀娟认为只要对孩子没有刺激性,单纯保湿是可以的。
宝宝化妆品
要看“身份证”
婴儿化妆品原料比成人化妆品原料要贵一倍,很多商家不惜将成人化妆品换包装卖给儿童使用,业内人士提醒,家长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化妆品的“身份证”:
看说明:有无“皮肤过敏者慎用”等警示语句;
看成分:越单纯对皮肤刺激越小;
看浓度:婴幼儿护肤品含水量很高,涂在皮肤上的感觉要比成人的稀得多,很容易抹开,不能有黏稠感,否则会堵塞宝宝的皮肤毛孔;
看厂家:对非专业生产儿童化妆品厂家的产品要慎重选择;
闻味道:配制香精往往对皮肤有剌激,一般不加香精的化妆品闻起来更自然,切记不要只挑好闻的化妆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肖文福基摄影报道)本报昨天报道的小偷坠楼消息再传“猛料”,受伤小偷的同伙在就医时,被化装成医生的民警当场擒获。兴隆街派出所副...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