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成长》,这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烟台晚报》发表的小散文。说的是邻居家小孩的一段童年趣事。当年邻家小男孩,如今已长成翩翩美少年。在我的眼中,晚报就像邻居家的小孩一样,经过二十年的磨练,如今已成长为一份内容丰富、颇可一观的报纸。
2009年,我女儿出生,刚生下来时丑得很,我和先生不由叹道:这孩子真丑。医院的老医生却说:“放心吧,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果然,女儿像医生说的那样,越长越漂亮。《烟台晚报》1992年8月28日刚创刊时,才四开四版,如同刚出生的婴儿,虽然弱小但充满生机。后来晚报改成四开八版,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1999年11月,版面又改为四开十六版,变得更贴近百姓、更贴近生活,对烟台读者有很大的影响力。
有一年,晚报应当时形势,举行和下岗有关的励志征文。我当时单位效益不好,长期放假,面临下岗失业,很是惶恐迷惘。母亲让我上学,说是“磨斧不误砍柴工”。我把母亲的话写成一篇征文,题目就叫《磨斧不误砍柴工》。没想到,很快就在晚报上发表了。文章发表第二天,我去上班,车间的同事都围着我讨论我的文章,足见那时晚报已经深入人心。后来,我听从母亲的劝告,重新拿起课本,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而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当天的晚报。
邻居有一女孩,姓申,有一天,她拿着《烟台晚报》,指着“指名道姓”栏目问我,她的申姓是不是稀奇姓?我说是,小女孩很兴奋,说等她长大后,会写写她的姓氏起源,到晚报上去发表。小姑娘问我:等她长大了,晚报会怎样?我告诉她,晚报会越办越好的,你就等着吧。
是的,越办越好看———这是所有晚报读者最真诚的祝愿。潘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魏文杰通讯员于长俊)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记者从市港航管理局获悉,受大风影响,烟台市烟台至大连航线客滚船2日13时起全部停航。预计今天下...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