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接触《烟台晚报》的时间不是很长。四年前,儿子升入初中,我和老公考虑到我们每天上班,没有双休,家里只有儿子一个人,担心他迷恋电视影响学习,于是决定这几年不买电视机,改订《烟台晚报》,这样,一点不妨碍我们关心天下大事和烟台的新鲜事。
从那以后,每天一份《烟台晚报》,成了我们家晚餐的“佐料”。儿子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先大体翻看一遍当天的晚报,然后再做作业;我下班回家,趁着老公还没回来的空档,先找自己喜欢的版面浏览一遍;到吃晚饭的时候,报纸就属于老公了,他通常是一边吃饭,一边翻看着报纸。每天有什么引人关注的时政新闻啦,家长里短的社会新闻啦,都可以成为餐桌上的话题,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聊自己的看法。
几年看下来,不禁感叹晚报办得越来越好了。世界新闻热点,国内新闻关注,还有烟台本地的新闻,每天都精彩;体育大看台精彩纷呈,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烟台街的风土人情,小记者原创等,都是我们不能放过的内容。晚报还经常和一些团体联合举办相亲会、旧物换换乐等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的。晚报上经常会刊登我们熟悉的街巷角落的图片,偶尔还能看到邻居和朋友的身影。有一段时间,每次上街,我都会仔细观察周围,看会不会有晚报的记者在拍照。特别是在海边玩耍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拿着“长枪短炮”的人,我不由隐隐地多了一份期待:明天的报纸上,会不会有我的镜头?
这几年,每天都读晚报,无形中我增加了许多见识。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对烟台街的沧桑变化,对国际国内形势,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儿子从那一张张的报纸中,闻着墨香,读着祖先留下的横平竖直的方块字的时候,那份淡定和从容是当今的电子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唐玉梅
新闻推荐
1995年成立的“最年轻法院”莱山法院,民商事审判的16名一线法官中,有6名“80后”,占审判力量的1/3。年轻、热情、体能,都是他们相对于前辈不可比拟的优势。白天审判、调解、...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