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匠到教授,王全杰和皮革打交道已有30多年。1983年,王全杰应聘到烟台皮革工业公司工作,他利用烟台盛产的聚氨酯,采用硅橡胶模板转移法给失去表面的二层皮革再造了一层具有真皮花纹和手感的面膜,大大开拓了二层革的应用领域,市场上看到的精美的皮运动鞋、皮包、皮箱,其原料制造很多源于此技术。1990年,王全杰主持“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攻克了胶原蛋白可逆变性的难关,世界首创的剖白湿皮新技术和光学补残技术在全国二十多个省300多家企业得到推广转化,为山东省夺得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以王全杰为首的科研团队将聚氨酯纤维与皮革相结合,研制出一种既具超高的回弹力,又具透气透汗的新型复合材料—————莱卡皮革。2004年,王全杰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了高性能汽车内饰革的研究工作,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现代汽车革标准为参照系并转化为批量生产的新型皮革,产品主要供应福特、大众、宝马、通用、海南马自达等汽车公司配套使用,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汽车配套工业的国产化水平和自主创新。
王全杰坚持在皮革工业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先后三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一次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先后取得32项科研成果,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8项,为山东省获奖最多的科技人员之一。先后带了3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化学化工和皮革工程领域培养出一大批科研和生产技术骨干。
2011年11月4日,在烟台市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位著名的“皮匠”披红挂彩,从市委书记张江汀手中接过“烟台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证书。这项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王全杰终生成就的一种肯定。“现在国家提倡循环经济,我下步努力的方向就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王全杰满怀豪情说,“比如用地沟油制造皮革加值剂,这样地沟油就不能再危害百姓的餐桌安全了。”
新闻推荐
《烟台晚报》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不是几笔就可以写完的。我只想说说晚报与我女儿的一段渊源。女儿现在已经读初中了。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了作文课,于是,作文...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