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周璐璐与队友们踏上伦敦奥运会的征程。对于自己的奥运首秀,她非常自信,“有信心才能打胜仗嘛!”昨晚,周璐璐终于如愿以偿地夺得了这枚宝贵的奥运金牌,华丽丽一个转身,从农村女娃变成了奥运冠军!记者深入各方采访,发现这个从牟平大窑镇西吕格庄村走出去的姑娘,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易。
困境中坚持逐梦
记者曾于7月28日下午和7月30日上午两次赶到牟平区大窑镇西吕格庄村。了解得知,与现在的很多孩子相比,周璐璐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实在有些艰苦。她不但没有城市孩子那么多玩具、零食,也没能够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早期教育或者特长教育。更为甚者,她的父亲周维俭甚至得过皮肌炎。
当时,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花了很多钱,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为雪上加霜。直到目前,周璐璐父亲仍然不能干重体力活。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男劳力病重,可想而知,周璐璐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何其艰辛。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周璐璐怀揣着梦想,通过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父母赐予两大法宝
周璐璐走到今天,最大的内因有两点,第一个是力量好,第二个是能吃苦。周璐璐的家庭把这两点全部赐予了她。
周维俭说,女儿力量特别好,“这一点是天生的,她遗传了我这点。”周维俭告诉记者,当初没生病的时候,他与别人掰手腕,附近十里八乡“从来没碰见过对手”。周璐璐的启蒙教练、牟平区体校举重教练杜师也表示,2001年的时候,只有13岁的周璐璐已经可以拉起130公斤的杠铃!这也正是她被烟台市体校选中的一大原因。
练举重有多苦?如果按平均一次举100公斤算,每天20次,一天就是2000公斤,这是目前市体校队员很普通的训练量。周璐璐从1999年10月练到现在,总共13年,粗略估计,她在训练中至少应该已经举起了94900公斤的杠铃!
举重项目需要运动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然而,周璐璐的家庭也正好让她具备了这样的性格。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即便周璐璐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当机会来临时,如果她没有准备,也难以有今天的成绩。
1999年10月,牟平大窑镇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当时上小学4年级的周璐璐报名参赛了,但她的项目是铅球,成绩也不好,只获得了第四名。那次运动会上,牟平体校举重教练杜师去选材。“我当时队里就缺个大级别的女运动员,我一眼就看中了周璐璐。”杜师说。如果没有这次发现,恐怕没有现在的周璐璐。
命运的另外一个垂青就是,唐功红的退役为她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同一个级别的女举选手,唐功红2009年全运会时因伤放弃,给了周璐璐一个天大的机遇。然而,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在全运会上勇夺亚军,才让周璐璐慢慢跻身世界一流选手行列。从全运会之后,周璐璐成绩一路飞涨,直到成为目前的奥运会冠军。YMG记者徐立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魏文杰通讯员王春生薛强李晓林)8月1日,市运管处和烟台公交集团联合公布了18条公交线路调整的初步方案,截至昨日下午5时,共收到市民提交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