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着暖暖的温泉,品着醇香的葡萄美酒,欣赏着周边翠绿的藤蔓和晶莹剔透的葡萄,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生活场景将在莱山区院格庄街道实现。去年以来,莱山区响应市委、市政府“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建设烟台东部新区”的战略部署,启动了200多平方公里的南部大开发和生态新城建设。作为莱山生态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格庄街道结合现有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确定了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和温泉休闲度假两大主导产业,打造葡萄酒温泉生态小镇的构想。今年以来,院格庄街道加快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坚持产业发展与基础配套同步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发展,大开发的框架迅速拉开。
院格庄的发展优势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依山傍水、葡萄温泉。院格庄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辖区有朱雀山、巫山等山脉,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资源非常丰富,有瀑拉河、于家汤河等4条主要河流。其中,瀑拉河全长11.6公里。土地多为砂质半坡地,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地调研发现,土壤厚度、质地、酸碱度和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非常适宜葡萄栽植。同时,烟台又是亚洲唯一的“葡萄与葡萄酒城”,具有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良好条件。目前,院格庄街道内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适宜种植面积达1.5万亩,能够满足大型现代葡萄酒庄生产原料的供应。院格庄还具有独特的温泉资源,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深部温度达80度。
如此天赋异禀,莱山区为院格庄街道规划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围绕温泉休闲度假和葡萄酒文化旅游两大主导产业进行城市化布局。目前,随着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铂宫温泉度假区等项目的相继落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小镇正逐步呈现在市民面前。
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施工现场,远远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寻着机器声,记者在一个小山坳里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挖槽,运土车停靠在侧装载着土渣。在这座小丘陵上,共有三座酒庄正在进行基槽挖掘,另有五、六、七号酒庄基槽挖掘完毕,正在进行地上基础施工。今年计划将建成10个酒庄,目前已全部开工,建筑面积均在4000平方米以上,每个酒庄地下都有一条年产量75吨、10万瓶以上的酒庄酒生产线。10个酒庄建成后,预计年产酒庄酒将达到100万瓶以上。而葡萄酒文化体验中心也早已完工,开始对外开放。
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项目分为北岸区、南岸区、凤山区三大区块,目前,集中施工的是北岸区。在这三大区块中,将建设100多个不同规模的现代酒庄,并且每个区块还将建设一个占地45亩的中心酒庄。建设葡萄酒庄产业集群,院格庄街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法国、澳大利亚的酿酒专家断言,“这里的自然条件要优于法国波尔多、澳大利亚猎人谷等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现在,院格庄街道与项目开发公司按照高标准施工,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为与“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世界著名葡萄酒庄齐名的休闲、养生、旅游、健身胜地。
现在,这里还是一片繁忙施工场景,未来,这里将是漫山遍野的葡萄、高标准建设的现代酒庄。所有这些将催生一条新的产业链,即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酒庄产业为依托,以旅游度假为引擎,联动一二三产业的新产业模式。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港城市民打造一个包括酒庄观光、名酒拍卖、温泉SPA、美酒美食、品酒教学等为一体的‘葡萄酒+田园’的国际休闲生活方式。”在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建设的带动下,这里的村民也将由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收入将翻番。项目开发公司已经与所辖的朱唐夼、院格庄、北格庄、周格庄、于家汤等5个村完成一万亩的土地流转,每位村民每年都将定时定期收到一笔相当可观的土地租赁费用,还可经过培训被酒庄返聘成为产业工人,按月获得工资,成为产业集群的最直接受益人。
温泉建设方面,目前,凤山温泉小镇项目,汤墅王朝一期4万平方米已经交付使用,正在进行1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高端温泉疗养区年内将启动建设。沿烟乳线两侧的亚泰、名仕等旧温泉已经全部拆除,为高端温泉建设创造了条件。
基础设施纷纷“上马”
要致富先修路,完善的路网是生态小镇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总投资4.7亿元、全长14.3公里的莱源路已于去年建成并通车,打通了莱山贯穿南北、连接山海的大动脉,有力拉动院格庄的快速发展。依托温泉和葡萄资源优势,沿莱源路两侧已经布局了包括铂宫温泉度假区、金益万亩酒庄集群、农业科技生态园、园外园综合小区、莱源堡酒庄、万沐酒庄等在内的众多项目,成为一条产业大道、休闲大道、人文大道。
在烟海高速连接线改造工程的施工一线,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今年,莱山南部区域启动了总投资16亿元、总长70多公里的“四纵四横”路网建设。(“四纵”即金斗山路、桂山路、莱源路南延、山海南路南延,“四横”即轸大路、沟莱线、林门线、烟海高速与莱源路连接线。)其中院格庄区域内有两条,分别是莱源路南延和烟海高速与莱源路连接线。烟海高速与莱源路连接线,东起周格庄,与牟平区相交;西至沐浴村,与福山区相连,全长8公里,总投资4亿元。全路贯通了院格庄街道周格庄、院格庄、郑家庄、崖前和沐浴5个村,通车后将成为横贯莱山、福山、牟平三区的大动脉,带动三区经济融合、整体发展。这两条道路的修建,不仅完善了南部区域的路网框架,而且通过徐村立交与烟海高速相接,将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向院格庄集聚,对南部生态新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完善路网建设的同时,院格庄街道还加紧辖区河道治理。投资7000万元的瀑拉河治理项目已经完成一期2.83公里河道治理,正在进行一期景观施工和二期1.8公里工程与景观设计。瀑拉河治理工程完工后,将形成集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生产、旅游观赏、生态休闲、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烟台“后花园”。
多项民生工程“实打实”
城镇化进程中,院格庄也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的基础上惠及民生,在建设的过程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以前,在院格庄街道辖区范围内,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可以在街道的诊所就医,但是病情稍有严重,就只能“千里迢迢”跑到莱山或者芝罘的大医院就医,街道附近没有大型医院的现实给村民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院格庄街道投资1600万元在街道内兴建第四人民医院,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经施工完毕即将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善辖区群众的就医条件。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为全面提升辖区内的教育水平,院格庄街道还投资8000万元对院格庄中学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去年10月份,中学改建工程通过BT方式正式开工建设。总工程占地6万平方米,完全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在原址新建,包括中学教学楼、小学教学楼、活动中心、操场、餐厅、宿舍以及中心幼儿园等,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院格庄的教育水平。学校建成后可容纳师生2000人,42个班级,其中小学18个班,中学24个班。目前,学生宿舍、餐厅、办公楼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内部装修等工程,年底前全部完成。教学楼已经完成四层框架建设,年底前完成外墙保温、内墙抹灰、门窗安装等基础工程。活动中心完成一层框架建设,年底前完成外墙保温、内墙抹灰、门窗安装等基础工程。
今年,院格庄街道先后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投资68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建设村级家长学校16所,投资300万元高标准打造街道家长学校。这些民生项目建成后,将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劳动力,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化齐头并进、加快发展。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莱山区加快南部城镇化建设的“主阵地”之一,院格庄街道以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北部多彩化、南部大绿化”的思路,院格庄街道始终坚持“先做环境后做项目”,加大对路域、山体和水系的生态绿化,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有力提升了南部区域的整体形象。计划投资1亿元,全长11.6公里的瀑拉河综合治理项目,采用BT投融资模式开工建设,在沿河两岸栽植风景优美的绿化带,打造成一条“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有效提升南部区域的环境和品质。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改善村庄面貌,从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入手,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先后投资1000万元打造1个生态文明示范村,筹资100万元帮扶4个“美丽乡村”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在主干道两侧植树3万余棵,完成广场绿化5万平方米,年内完成荒山绿地4000亩。14个村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建成垃圾中转站15个,街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今年院格庄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崖前村被评为“烟台市生态文明示范村”。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今年,莱山区将曲家庄、解村、北格庄、繁荣庄四个村居列入示范村创建名单,作为“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以生态建设和周边环境建设为主,统筹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集中投入,重点打造,为全区各乡村建设树立标杆、提供示范。为彻底改变北格庄的村容村貌,今年,院格庄街道投入1000万元用于北格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建设,以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留当地原生态民居,打造本土特色亮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胶东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为目标,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力争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示范村。
YMG记者刘洁通讯员孔小玮陈斌于菲摄影报道
第四人民医院
马格庄村酿酒葡萄赤霞珠
自产葡萄
丰富的文娱活动
海滨消夏晚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刘坤)10月中旬,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对烟台市蓬莱海益的虾夷扇贝良种场、海阳富瀚的刺参原种场、莱州...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