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余红军刘宪营李雨浓摄影报道
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芝罘区幸福街道支农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高彦行医24年来,努力做到让患者少跑腿、少花钱、治好病。
提起高医生,社区老人竖拇指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这是目前最提倡的就医方式,也是我国将来就医的一个趋势。高彦说道,正因为如此,对社区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给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尤其是在诊断水平方面,要做到最大的保障。
即便是走在路上,也会有社区居民拦住他,借机咨询用药或者养生方面的知识。在支农里社区,高彦对辖区内的居民可谓做到了“了如指掌”,尤其是各户居民家的健康状况“很清楚”,有些老病号都是他常年关注、关怀的对象。高彦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之初,他就开始给病人建立档案,全面翔实地掌握病人的各种信息。当然,社区居民对他更是像家人一样熟悉,只要在社区里提起高彦,人人都夸“这是个好医生,社区居民的宝呀,不管大病小病,我们都喜欢找他看,我们信得过高大夫。”
慎开高价药,患者不花冤枉钱
高彦告诉记者,同样的病,只要能节省医药费,他绝对不让患者花一分冤枉钱。“花最少的钱,给病人看好病,从来不给病人做过多的检查。”“不到万不得已,我不给病人开大处方和高档药。”高彦说,支农里社区的很多病人生活条件不好,小病当成大病治,他觉得对不起良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避开大医院的拥挤,本着少花钱、少受罪、治好病的目的来这看病的。”高彦说,他把卫生服务站的所有药品价格、收费标准等都公示上墙,让患者把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救济困难人,爱心献社会
2012年4月,他被芝罘区评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对于诚信,他是这样理解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作为一名医生,能被患者称为“好医生”就是最大的追求。“当医生就是图的的好名声。”高彦最朴素的职业信仰。在社区医院工作时间长了,和社区的一些老居民就如亲人一般,为了能更好的给社区居民提供好的服务,近期,高彦正在率先启动在社区医院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专门照顾社区的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彦说这个梦想他怀揣了两年,“雇专门的护工,给老人剪剪指甲理理发;环境舒适一些,里面有空调,有暖气,老人也可以在里面免费健身,老年人有什么疾病,也可以及时治疗。”也算是老年人的一份特殊关爱。
20多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坚持站在患者的角度,用患者的思维、心理对待每一个病人。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他不忘回报社会,自己率先注册了烟台市志愿者,并动员其他医生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定期在社区义诊,把爱心、方便、实惠和温馨献给病人。
■记者手记
看病难、看病贵也是这几年人们反映较多的社会问题,为了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他从来不会为了追求利益而给病人过度治疗,正如高彦所说,“任何事情,只要真心去做,用心去做,结果一定是好的,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让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爱心,做一个好人,对身边的人给予最大的关爱和帮助,其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回报,高彦一直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可以用自己的技术为别人解除痛苦,这是世上最有价值的事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仁)10月13日—14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率领省内知名企业家一行来烟考察,市领导张江汀、孟凡利分别陪同活动。13日下午,烟台...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