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YMG记者刘洁
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或以棋会友、或发挥余热,目前,全市各类老年文艺团体达731个,2万多老年文艺骨干参与其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动带动开展群众性老年文体活动,“文化养老”正逐步走进烟台市老年群体中,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不仅如此,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均设有1所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均设有老年活动室和活动小广场,镇(街)老年人健身场所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居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造了较为便利的健身活动平台,经统计全市有规模的老年文体活动站点已经达到61270处。(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0月31日2版)
组织各类老年文艺团体,开设多样性的老年体育设施和活动中心,让老年人在实现老有所养的同时,更得到老有所乐,这是对老年人的一种优待。“老有所养”这是老人对晚年生活的最朴素的期盼。其实在“老有所养”中,不但要注重“身养”,更要重视“心养”。当下的老年人,绝大多数已经实现衣食无忧,日常生活里想吃点就吃点,想去哪里走一走、玩一玩,也没问题。如何实现“精神养老”、“文化养老”,已然成为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各方需要努力的大事。
烟台市在1987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如何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关怀,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摆在有关部门甚至是全社会面前重大而又紧迫的命题。“空巢老人”带来的社会问题已不是个案。所以,养老方式必须从单纯的“物质养老”转变到“物质养老”和“文化养老”并重。烟台市在基本解决“物质养老”的情况下,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真正安享晚年,应当成为社会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道绕不过去的民生课题。只有实现“文化养老”,破解老年人精神上的难题,才能满足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文化期待,也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
开设老年大学,从2013年开始,不定期举办全市老年文化活动骨干培训班,从音乐基础理论、民族舞蹈、形体和化妆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组织老年文艺团体达731个,2万多老年文艺骨干参与其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动带动开展群众性老年文体活动;全市15个县市区均设有1所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均设有老年活动室和活动小广场,镇(街)老年人健身场所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居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些都是烟台市为实现“老有所乐”的目标而为老年人创造的条件和便利,更是从更高层次、更多方面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所做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值得叫好。
前不久,北大女博士的一段“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演讲视频,收获了无数人的点赞和泪水,相信每个人也都从中感受到了我们在老人生活中的缺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可能多地陪伴老人的晚年生活,为他们丰富而又舒适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多方便,让他们老有所乐。
新闻推荐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又称“鬼节”,近几年来在烟台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上图为在大悦城,孩子和家长们巧手制作“南瓜灯”,庆祝“...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