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烟台有3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但近几年全市A级景区发展趋缓,新增的A级景区并不多。部分老景区缺少创新,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市旅游景区协会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放到“标准化”制定上,即在打造“烟台旅游”区域整体形象的同时,在价格体系、卫生标准、服务管理以及景区营销等方面设置统一标准,以此来推动全市旅游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昨天下午,全市旅游景区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蓬莱召开,蓬莱八仙过海旅游集团董事长李海峰当选新一届会长,“区域合作”和“标准化”成为此次大会的主题。目前全市有120多家景区,纳入行业管理的有50多家,未来烟台景区将以协会为基础,探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并逐步实现管理、服务、门票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景区为旅游行业贡献1/3收入
10年前,烟台旅游业刚刚起步,烟台市旅游景区协会的前身———烟台旅游区点协会正式成立。10年间,全市已成长起120多家大小旅游景区,其中荣获国家A级质量评定认可的就有46家。10年后的今天,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了3000多万人,营业收入有80多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1/3左右。
在昨天的全市旅游景区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上,市旅游局局长张丛表示,烟台旅游景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蓬莱、长岛、龙口、栖霞等多个全国知名旅游城市。以长岛为例,在去年统计的全省网上旅游关键词搜索量排名中,长岛仅次于泰山,成为省内被搜索最多的旅游景区之一。
近年景区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目前烟台有3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但近几年全市A级景区发展趋缓,新增的A级景区并不多。部分老景区缺少创新,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从深层次找原因,这是产业提升的结果。”张丛说,原来旅游市场以观光游为主,但现在向休闲转型,因此景区产业必须升级换代,抓不住这个市场方向,就容易将“活”景区做成“死”景区。
在旅游大发展的当下,烟台部分旅游景区表现出不少“消极”因素,亟待提高标准化水平:游客中心形同虚设,服务设施闲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星级厕所硬件配备较高,但缺乏维护和管理,卫生清扫不及时、异味大;不重视游步道、标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美感降低;员工服务的主动性不高,导游讲解形式多样化……
“标准化”提上景区合作议程
“我们三仙山、八仙渡和欧乐堡等几个景区,一年能为蓬莱带来300万到400万的客流量,以后希望能够与烟台各大景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会上,新当选会长李海峰表示,在八仙过海旅游集团发展之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牌景区蓬莱阁的客流带动,所以必须形成“大旅游”的概念,从资源、营销、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与共享。
记者在会上获悉,市旅游景区协会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放到“标准化”制定上,即在打造“烟台旅游”区域整体形象的同时,在价格体系、卫生标准、服务管理以及景区营销等方面设置统一标准,以此来推动全市旅游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实现烟台旅游“全域化”。
YMG记者曲妍妮通讯员吕奕霏
新闻推荐
近日,烟台市级创业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创建活动拉开帷幕。该创建活动由市人社局牵头,市地方税务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烟台市委、市妇联...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