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蓬莱市郝斌中学一名学生家长耿女士向96110反映,她14岁的儿子小白多次被同校学生结伙殴打,并经常被威胁,导致在校期间不敢单独活动,甚至课间都不敢上厕所。7月7日,不堪心理重负的小白,在寻求自我减压的过程中,失足从学校2楼坠下,导致身体多处摔伤,至今仍在医院治疗,生活无法自理。记者随后赶赴蓬莱人民医院,见到了卧床的小白和他的妈妈耿女士,还原小白屡遭校园暴力的背后真相。
YMG记者纪殿国摄影报道
一月之内无故被同学殴打两次
4月22日傍晚,耿女士在家等放学归来的儿子,可是一直不见孩子回来,耿女士出门去找,刚到楼下,就见到浑身是伤的儿子被一名同学搀扶回来,这名同学告诉耿女士:小白被几个同学打了。耿女士看到儿子腰上、腿上多处淤青,她追问是被谁打的。起初小白顾虑重重不敢说,在耿女士一再坚持下,小白才断断续续说出了被打实情。“我跟对方并没有矛盾。他们说看我不爽,放学的路上,他们十几个人过来围住我,把我押到了黄海花园的地下车库打了一顿。其中领头的孙某然、黄某、王某涵是我们学校的,我们都是初三的。他们还警告我,不让我告诉老师、家长,不让报警,否则还打。”采访中,小白告诉记者。
4月22日晚,耿女士在报警同时,带儿子去医院做了检查,花费2000余元。当时,蓬莱市公安局登州派出所民警劝耿女士:“这个事你们要报案,处理了打人的,这个仗就打不完了,小孩打仗,能打出‘仇\’来。”考虑到这是孩子第一次被打,又怕真的如民警所说打出“仇”来,让儿子再吃亏,耿女士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没有追究打人学生的治安责任。然而,针对小白的校园暴力并未就此停止。5月18日15时许,小白在学校内的教学楼下,又被黄某、王某涵拦下打了一顿,这次被打的理由是因为上次小白被打报警了。耿女士说儿子这次左眼被打青了,头部一直不舒服不敢躺下,也不敢告诉老师。不足一个月,儿子两次被打,耿女士再次报警。5月24日,在民警的协调下,两名打人学生的家长,均摊了小白900余元的医药费。
在校竟然不敢去厕所,妈妈陪读成“奇葩”
被打两次后的小白,还会经常在校内遭遇那些同学的威胁。“我们班上体育课时,他们就在我周围转悠,我只好紧跟体育老师,不敢自己活动。课间我从来不敢上厕所,只能在上课的时候请假去,就怕遇见他们,又被他们打了。就算上课时,也会碰到他们三四个在外面晃悠,看见他们我就不去厕所了,赶紧跑回教室。”小白说。
“如果是偶尔的孩子之间有摩擦打架我也认了,可他们是一帮人欺负一个孩子,我找过学校,学校又保护不了孩子的安全,所以,为了不让孩子再受欺负,我只能放下所有事情,专心陪孩子上学。”耿女士说,“郝斌中学未制止我的陪读行为,算是默认了。我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可能也成了‘奇葩\’。”从5月中旬到7月初,小白在教室上课,耿女士就在走廊等候。耿女士陪读期间,曾亲眼看见3名学生在校内打架,“血都滴到地上了,老师从跟前走过,看见也没管。学生也不敢拉架。”耿女士一边说一边拿出地上有血迹的照片给记者看。
被打男孩自寻方式减压失足坠楼
记者了解到,在妈妈陪读期间,14岁的小白也很纠结、很压抑。“不让妈妈陪读,自己不敢到学校上学。而妈妈陪读时,班里的同学会议论他。那些打我的同学看到我后,就故意跟在后面大声骂‘你妈妈犯病了,天天来,像个神经病!\’”
7月7日,因为家里装修,耿女士将小白送到学校后离开,没想到不幸发生了。“我想用手机拍下打人同学黄某的座位视频,等心情压抑时,骂骂他发泄一下,找找自己内心的平衡。”小白说,“因为黄某的座位在教室最后一排,想要拍到他的座位,只能跨在窗户上,由于窗户外台面很窄,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失足从两层楼高的教室坠了下去。”老师发现小白坠楼后,汇报给学校领导,又打了120,将小白送到医院救治。
打人学生受到校内处分被打孩子不愿再回学校
记者了解到,小白4月22日第一次被打后,学校给予了三名打人学生校内处分。
记者看到,这份蓬莱市郝斌中学“处分决定”写着:“2016年4月22日傍晚放晚学后,孙某然、黄某、王某涵因琐事,在黄海花园东区地下车库对小白进行殴打,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处分决定”对上述三名学生分别做出记大过纪律处分、严重警告处分,扣除个人品德分以及三名学生所在班级阳光班级评比纪律积分。落款时间为2016年5月10日。
“参与打人的王某涵,是该校一名老师的孩子。如果打人事件发生后,能引起学校和王某涵家长的重视,给打人学生做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单单只是扣分,是不是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耿女士说。“以前我孩子有啥事都跟我说,被打后变得爱顶嘴、爱发火,也不大跟我交流了,情绪很低落,不愿再回郝斌中学上学了。我就担心孩子被打后心理留下阴影,也不敢问他太多。他们班56名学生,上学期他考了第14名,现在把腰和脚踝摔坏了,不能坐也不能站立,期末考试都没能参加。”耿女士说,小白的病情需要做牵引治疗,只能慢慢恢复,至于会不会有后遗症,还是未知数。
学校:孩子之间摩擦不可避免,老师不可能跟着每个学生
学生为什么屡遭校园暴力?家长进校园“陪读”,学校是什么态度?记者采访了蓬莱市郝斌中学的王副校长。
王副校长告诉记者,小白的学习成绩不错,学校了解小白两次被同学打伤的事情,公安部门也介入了,学校政教处刘主任一直跟踪处理此事。
“这么大的孩子,(打架)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打架的事,不可能是一次没有。学校给打人学生相应处分了,在学生‘成长记录\’上也有显示。学校不允许家长陪读,小白家长不放心来陪读,当时她情绪很激动,就在我的办公室拿着凳子走了,毕竟我们一个班级学生比较多,老师不可能跟着每个孩子,家长只要在走廊上,不进教室不影响学生上课,学校也就允许了。有时候,学校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处理的,咱们常说‘教育不是万能的\’,现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没有权利开除学生。”王副校长说,小白7月7日在学校4号楼2楼摔伤,学校也报警了。
采访中,小白的妈妈耿女士表示,她已经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失去信心。“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打算给孩子转学。”耿女士一脸的无奈,“我希望我孩子的遭遇,能够引起郝斌中学的重视,让校园暴力不再发生。”
□专家点评:学校是预防、杜绝校园暴力第一道“防火墙”
晨报讯(YMG记者纪殿国)蓬莱市郝斌中学14岁的男生小白在学校屡次被同学围欧,身心受创。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烟台市著名教育心理专家陈亚茹教授。陈亚茹表示,针对校园暴力,学校、家长和社会(包括公安部门)三方,都有预防、干预的责任。
“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一般都是‘胆汁质\’类型的孩子。他们在青春期有暴力倾向。学校以及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对他们进行及时教育、疏导。”陈亚茹说,“屡次遭遇校园暴力的小白,心里已经有了阴影。后期心理干预又没跟上,所以会出现对着打人同学课桌拍照以备发泄的举动,因为他的心理压抑没有发泄口。长此以往,对他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影响。”
陈亚茹认为,学校应该积极作为,成为预防、杜绝校园暴力的第一道“防火墙”。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推进集群带动提升创新能力加大产业扶持, 新兴产业引领蓬莱转型发展
本报蓬莱10月20日讯(通讯员张绍贤李世波YMG记者刘新国)近日,记者在位于蓬莱市北沟镇的国电微藻养殖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期工程建设的10公顷养殖池已初具规模。据...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