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大河水库,着手小溪小塘,栖霞市用生态手段治理乡村河渠,换来了溪水清、鱼虾欢,被叫了数百年的“山城”栖霞,现如今呈现出一派水乡风情。这一切,始于2008年的生态水系治理工程。这项投资18亿元的工程,使栖霞市的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雨污入地,气暖进家
栖霞市的江南风光明显。清澈的河流环绕在市中,河中一群群野鸭相映成趣,两岸绿树青草衬托。没有高楼大厦的城市,别具一番风韵。
在白洋河的臧家庄镇河段,记者刚进村就遇到了一位正在钓鱼的小伙子,他住在烟台城里,每逢休假都会回栖霞老家的这个河段钓鱼。他说,以前河水可没这么清澈,河里的鱼也非常少,这些都是由于沿河城镇往河水里倾倒生产、生活污水所致。
白洋河的转机来自2008年,在这一年,栖霞市提出了城市面貌3年大变样的发展战略。
序幕之作是地下管网改造。“沉积多年的雨污不分、无集中供
气、供暖等问题,是栖霞市经济发展的瓶径。”本月12日,栖霞市住建局局长孙立强站在一处改造工地,指着地下的六类管网告诉记者,眼下正在做的,就是雨水管、污水管铺设及供气、供暖、弱电、自来水的管网建设,这项工程完工后,栖霞市民将告别使用“车载天然气”的历史。“其中最大的益处是,污水不再横
流,还烟台水源地一片洁净。
孙立强介绍,目前仅有脚下这片工程尚未完工,城区的霞光路、电业路、向阳路南段、金领路西段、迎宾路、文化路、庄园路等路段,以及文水小区、东山小区、枣行小区、金线岭小区、向阳小区等5个小区的管网铺设已经结束。全市的管网建设涉及资金达7亿多元。
地下管网改造的同时,还有一大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项目。
“先期引进了总投资4.2亿元的生物质热电厂项目,目前设计能力为年发电1.8亿千瓦时,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据孙立强介绍,目前该工程锅炉主体、主厂房和主体施工建设已顺利结束,冷却塔、建筑主体、办公楼、宿舍楼等主体建设完成,年底即将投入使用。工程全部完工后,集中供暖将取代小锅炉,全市70余台小锅炉将全部退役。
□亮点集萃
文水河治理工程2010年开工建设的文水河治理一期工程,治理河道长1254米,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治理。
环湖路工程环湖路工程全长7.5公里,南起市行政中心以北审计局大门,绕山环湖向北,经长春湖大坝,西至209省道。环湖路工程的建成,对长春湖区域旅游开发、提升城市品位、增强载体功能、方便库区群众出行、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和拉动周边经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栖霞市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经济开发区华安产业园华安产业园由烟台华安集团投资兴建,该园区主要是围绕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重点引进工程机械制造、船舶钢结构、智能立体车库、节能环保光源、现代通讯设备、汽车船舶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地下管网的改造,除了方便市民生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治水。记者在栖霞市采访时,最令市民津津乐道的就是当时绿树成荫、碧水鹭飞的生活环境。
在流经市区的文水河一段,原先污水横流的河段,已被假山石等掩映得尤如画卷。在这条河的每一段,都会有市民垂钓。一位叫钟海洋的市民介绍,自2009年开始,这条河附近的厂矿企业就搬迁了,河道的清淤及美化工程之后,河开始焕发生机,各类鱼虾出现。现在在这条河里钓上的鲫鱼最大近一斤,白条鱼最大的也能有半斤重。
鱼肥景美的不仅是这条河。在臧家庄镇姜家庄村,胶东最大的白洋河从此穿村而过,流向10公里外的门楼水库。这条河,既是栖霞市母亲河,也是烟台市最大的水源河。在这一段,记者目光所及的3个拦水坝,将河水逐级沉淀,每段河中均长有各类水草,较浅普遍长有菖莆,较深的必有水莲。在河道中,野鸭、白鹭随处可见,约近百只白鹭在河道上空翩翩起舞的场景,令采访团的记者们惊呼不已。
“河水干净了,就连对水质要求很高的白鹭都在这里安了家。”栖霞市水务局局长谢元春不时举起相机,抓拍这一生态美景。
对这些河道的治理,谢元春再熟悉不过了。据他介绍,栖霞市今年的“四大工程”中,着力点就是水源地保护。在白洋河、清阳河、文水河、翠屏河、枣行河等所有河道上,大力建设人工湿地,恢复提高河道自然生态功能,涵养水源,提升水质。在翠屏河、文水河的改造中,与南岩子河、长春湖西湖岩景观工程同时展开景观工程建设和河道生态工程建设。
“既保护了水源地,也构建起了‘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的城市特色。”在谢元春看来,投入巨资治水不仅仅是眼前可以看到的青山绿水,更是在涵养生命之源、生态之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林宏杜树斌)对外宣称已停产的化肥厂居然还在变相委托生产,且生产的还是劣质化肥,给果农造成经济损失。近日,栖霞市工商局根据群众举...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