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先朝阳 通讯员 郭彦军
宁县南义乡刘寨村残疾人张海锋,是双联行动的受益者。为了表达对党的好政策的赞赏,他编写了几段快板在村里说唱,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欢迎。
1991年,张海锋患上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先后做了6次手术,住院、治疗长达13年,家里的积蓄被全部花完,还欠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
今年初,张海锋被确定为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蔡森贵的联系对象。3月,蔡森贵到张海锋家开展对接活动,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讲述双联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张海锋深受鼓舞,当即就写下了一段快板说词:“今年是个好开端,人民群众早期盼。同步小康来召唤,抓机遇、抢时机,及时提出联村联户好政策。全省上下齐努力,联村联户是载体,为民富民是目的……”
在联户干部的支持下,张海锋在自家的7亩多地里先种了西瓜,再套种了玉米。双联干部还帮他聘请了农技人员做指导,今年他家的西瓜、玉米获得了双丰收。一季西瓜,张海锋家收入2.1万元,加上玉米,全年土地收入突破了3万元。
看着眼前的变化,回忆起以前的生活,张海锋又写道:“当初南义条件不大好,农民生活很苦恼。吃的茶饭粗又淡,穿的衣裳破又烂;村庄道路又不畅,农民兄弟怎能奔小康?自从双联行动进农村,干部帮咱解难肠;产业都把养殖搞,农田连打丰收仗,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楼房!”
农闲下来,张海锋又开始盘算开了:要实现脱贫致富,仅靠种植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养殖、搞副业。在联户干部的指导下,他购置了4头母猪,决定发展养猪产业。看到联户干部跑前跑后,积极帮他扩建养殖场地,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张海锋深受感动,心里充满了希望:“联村联户好政策,干部帮扶是真的,群众心里是美的。希望我们再接再厉不松气,真抓实干同努力,小康社会一定能够实现的!”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陈泳)记者在省林业厅了解到,甘肃省“天定高速通道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庆阳市华池林业总场乔川三北工程项目”、“宁县湘乐镇南义乡三北工程建设项目”近日被国家林业局三北局授予...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