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惠民政策带来大变化
本报记者 马国顺
通 讯 员 王三忠
来到宁县乡村,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家家户户忙着宰牲、蒸馍,还不忘上趟街,买来烟酒糖茶,春联灯笼。村民们说,口袋里有钱了,就想过个热闹年。
而这一切新变化,都是惠民政策带来的。2011年以来,宁县倾力实施“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惠民政策,切实解决了乡村行路难、吃水难、学习农科知识难等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了农村大变化。
宁县是国扶贫困县,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像一块块隐形绊脚石,羁绊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为此,该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寻求发展新路。
南义乡刘寨村是宁县一个偏僻山村,以前通往村庄的唯一一条土路又窄又颠簸,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制约经济发展。每年苹果采摘时节,村民又喜又忧,喜的是苹果丰产,忧的是外地客商的货车进不来。去年,刘寨村申请县上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修筑了一条10公里的水泥路,使沿途5村1.2万多村民受益。
太昌乡刘堡村距乡街有10公里,在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成了村里的大难题。2011年4月,刘堡村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群众筹资15万元,申请县财政奖补5万元,购置了垃圾筒、果皮箱和垃圾清运车,建成了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组起了全县第一支村庄环卫队,使长期困扰村民的垃圾处理难得以解决。
南义乡北门村以前没个像样的活动场所,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多数村民的愿望。2011年该村利用财政奖补项目为村民修了800平方米的村级文体活动中心,并配备了农家书屋、篮球场、棋牌室等文体设施。村民王芝秀笑着说:“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读书看报、下棋打球、唱歌跳舞,尽情娱乐。”
据了解,两年多来,该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9个,完成投资4054.885万元,解决了全县120个村庄的道路硬化、村道亮化、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卫生保洁、文化活动中心等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县有18.47万农民受惠。
新闻推荐
推进“五村”创建培育“星级”农户庆阳市文明委庆阳地处甘肃东部,辖7县1区、116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68万,其中农村人口183.85万。截至2012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30.29...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