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未雨绸缪,不要亡羊补牢
要未雨绸缪,不要亡羊补牢——庆阳市提前预警加强防汛救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先朝阳
今年入汛以来,庆阳市出现了10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至7月19日,连续强降雨灾害造成环县、华池等7县区97个乡镇21.52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庆阳市全市动员,从7月中旬开始全力投入到防汛减灾、抢险救灾之中,在干部群众一对一联系、一对一帮扶下,全市防汛减灾、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等工作迅速展开。
7月21日以来,庆阳境内再次出现大雨、暴雨,汛情不断。由于前期降水过程多、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部分地方土壤处于过饱和状态,形势严峻。庆阳市加大灾害预警工作力度。在21日强降雨出现以前,气象部门及时发出预警。针对气象信息,省长助理、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各县区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防范,领导带班驻守,强化预测预警,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做防灾减灾工作,就能少些救灾抢险工作,降低灾害给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我们不能光做亡羊补牢的‘马后炮\’。”在庆阳市主要领导的指挥下,全市防汛应急响应立即启动,采取市级领导包县、县级干部包乡、科级干部包村、乡村干部包户责任制,抽调8名市级领导分赴8个县区,靠前指挥,蹲班守岗,严阵以待;市、县、乡三级防汛指挥部按照领导带班、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制度,精心组织防汛减灾工作。部门之间互通信息、加强协作,及时开展天气、灾害、损失会商,对防汛重点区域和隐患点段进行拉网式排查治理,确定责任单位和专门责任人全天候监测巡查,防汛救灾工作做到了步调一致、指挥顺畅、及时处置。
21日夜间至22日上午8时,宁县降雨达到70毫米以上,长庆桥镇降雨量达128.1毫米,超过历史峰值。县防汛指挥部紧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县政府随即启动Ⅱ级防汛救灾应急响应。宁县全体县级领导干部深入乡镇一线指挥防汛救灾,288名乡镇科级干部到所包村,3654名乡村干部到所包户,对临水临沟、危房及居住窑洞的群众逐户上门动员撤离。当天,紧急撤离群众8251户32465人,全部妥善安置在学校、村部、广场帐篷及亲邻家中。县防汛救灾应急大队1900多名人员全部到隐患地段值守,紧急处置险情。12辆救援抢险及物资储备车辆整装待发,各种救援队伍严阵以待,随时候命。由于预警迅速,处置及时,虽然全县1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但这次强降雨没有一例人员伤亡报告。
22日,气象部门再次预警,24日至25日庆阳市局部地域有暴雨。为了预防各级职能部门持续作战,过度疲劳产生麻痹,市上再次强调要有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要坚持把保护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避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几天来,庆阳市主要领导分别深入环县、西峰等县区,全面排查、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和防汛减灾工作,并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随机抽查”的方式,先后深入庆城、合水等县区的6个乡镇,详细了解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群众转移安置等防汛减灾措施落实情况,现场查看包乡领导是否到位、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并通过值班电话抽查了部分村组防汛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庆阳市按照领导、责任、措施、落实、督查“五到位”,采取领导干部包县区、守灾区的办法,蹲点督查指导抗洪救灾和防汛减灾工作。市县紧急调集各类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达灾区,及时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近日,庆阳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市直预算单位的年初预算公用经费一律压减8%,县区压缩公用经费5%,统筹用于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察局先后发出专门通知,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主心骨和排头兵作用,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来。
目前,庆阳市防汛减灾、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由于宣传预警到位,防范措施有力,安全撤离及时,实现了新一轮强降雨过程零伤亡。
新闻推荐
推进“五村”创建培育“星级”农户庆阳市文明委庆阳地处甘肃东部,辖7县1区、116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68万,其中农村人口183.85万。截至2012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30.29...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