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县讯 8月22日,宁县南义乡寨子河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揭牌,并现场为寨子河村10户贫困户发放***专项贷款24万元。
当天,双联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组干部给村民讲解了互助社的总体要求、筹建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等。“通过讲解,我们对村级产业发展资金互助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互助社的政策对我们群众非常好,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我准备筹资1万元入社,集资借款后发展设施蔬菜。”寨子河村村民赵拴录告诉笔者。
正在一旁咨询入社政策的该村村民左永富说,“以前贷款手续非常复杂,现在村资金合作社贷款不用财产担保,也不用工资卡等抵押,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
据悉,南义乡于今年7月组织寨子河等4个村“两委”干部组建筹备小组,经全体社员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扶贫专项贷款采取“政府+银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与金融***相结合,为农户和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提供资金保障。合作社扶贫专项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核桃、苹果、瓜菜、草畜、苗林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发展,扶强扶优扶大,以强带弱,以大促小,实现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产业发展资金给我们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们向合作社投入1000元基金后,就可以可以得到10000元的借款,我准备在我现有30只羊的基础上后半年再增加100只,扩大规模。按照每只盈利200元至450元来算,我一年的收入也在3万元以上。”寨子河村的入社社员左永贵信心满满地说。
“合作社由宁县金融办主管,并经宁县工商局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是由本村村民自愿参加成立的非营利性合作融资机构,严格遵守国家的融资管理政策开展日常工作。截至目前,这4个合作社共有社员349名,注册资金127.3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对推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南义乡党委书记董红才介绍道。(杨 强 左德来)
新闻推荐
西合BT项目开创甘肃省公路建设新模式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西合公路BT项目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通讯员李伟张雪引言:9月21日至22日,全国农村公路现场会在庆阳市召开,西合公路BT项目成为此次现场会的第一个观摩点。在马莲河大桥现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对西合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
长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