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友的茶花。
宜宾茶花。
茶花盆栽。
□本报记者 吴平
“年销量增加3倍,8至12公分粗细的茶花2000元一株,8公分以上的都快卖光了。”提到近3年茶花的行情,高县罗场镇林湖村一家园林公司的负责人杨罗清用“不正常”来形容,他自己都没想到。4月17日,出席金堂县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文体旅项目签约仪式时,杨罗清告诉记者,湖南、浙江的花卉商人每天来拉好几车。
探市
低迷时期不放弃终于迎来爆发期
“茶花最适合海拔500米-1000米的偏酸土壤。罗场镇的气候、土壤条件极为适宜。当地村民都有种茶花的传统,讲究点的大户人家,庭院里也都会种茶花,这是富贵小康的象征。”杨罗清说道,从爷爷那一辈开始,他家都已经种了40年茶花,最早只有几十亩,如今发展到1000亩。
低谷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即便政府送苗子,村民因为茶花长得慢,又没有销售市场,都不愿意栽。守着土地不赚钱,村民纷纷外出打工,一些土地免费给了杨罗清使用。因为成本很少,加之对茶花的喜爱,杨罗清仍然保有400亩的茶花种植规模。
2000年左右,杨罗清去云南大理、浙江金华等地四处收集茶花品种。“浙江引进了不少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茶花品种。有的观赏性极佳,比如美国的大红茶花,1公分粗细的就卖数百元。”
“虽然是浙江移栽过来的,但长得比他们的还好,颜色饱满、鲜艳,花型很大,于是那边又买回去。”杨罗清说,目前,他的基地已有了200多个品种,花期从11月到5月,能持续开半年。
2016年开始,茶花销售量突然呈现“井喷”之势,成为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园林景区的“座上宾”。
“其他绿化树种、花卉太常见、太多了,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的茶花遂成为提高园林品质的王牌。”杨罗清推测,除此,他也是乘上了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休闲旅游的东风。
栽植
种植条件苛刻技术经验是关键
目前,高县罗场镇有1.2万亩的茶花基地,此外珙县的龙茶花海有5千亩,温江有几百亩。相对较大的市场需求而言,茶花的发展空间较大,是适栽地区不错的产业品种。但也面临生长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不利因素。
杨罗清基地里,卖得最好的是20年树龄、8-12公分粗细的,每株2000元左右;20-30年,12-15公分的卖4000元,30-40年,15公分以上的卖上万元。苗子的话,品种好的10-30元/株,大宗品种7-8元/株。
“买苗子的不多,因为换地移栽的小苗子不易成活,修剪、浇水、施肥都很精细。”杨罗清说,必须得有多年种植经验的人才能确保成活率。“例如,我们在金堂打造茶花博览园,就发现因为光照强、土壤弱碱性等问题,花虽然也成活了,但花朵缩小了1/3,颜色也没那么饱满。”
高县一家花卉园艺公司技术员李诗友也介绍,虽然他家也是高县的,但属于平坝地区,就不适宜种茶花。
“苗子刚栽下时,管护很重要,一亩要投1000元左右,3-5年后,苗子有了40-50公分高,就比较好养了。随着植株长大,要多次移栽,5-8公分粗细的每亩能种200-300株,15公分粗细的只能种80株;合理保持株距,茶花长得才好。”杨罗清介绍。
经营
盆栽+旅游一个品种多种营收
茶花生长周期较长,“以前地租便宜甚至不要钱,现在再也没有这个条件了。”杨罗清说,前期投入的增加需要在经营方法上有创新。
李诗友介绍,大概2007年以后,福建搞起了茶花盆栽,这一创新让小规格的茶花也能卖起钱了。
“3月份已经卖了300多盆了,5公分-6公分粗细的,活立木的话只能卖300元-500元,但做成盆栽,可以卖到800元-1500元;1-2公分粗细的也能卖出200多元。”李诗友告诉记者,这就加快了出库存和回笼资金的周期。
如果不存在资金周转的问题,就可以留在地里等它长大、增值。同时,杨罗清认为,可以在茶花基地搞赏花节,通过旅游形成综合收入。
目前,珙县的龙茶花海便是这样打造的。负责人张成龙介绍,花卉市场行情经常有起伏,即便遇到好年景,还是要居安思危。2014年,他在原有的茶花基地基础上,打造了龙茶花海景区,带动了大量村民在景区务工,也成为众多赏花经济中少有的茶花观光园。
此外,金堂县的茶花博览园已经完成了一期的建设,还将在园区建设民宿,配以温泉等水上娱乐项目,形成完善的旅游体系。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昔日成都人家的甑子饭○阿狐哥哥/文向以桦手绘编者按:4月23日,我们介绍了傅崇矩和他的《成都通览》,傅崇矩以他的耳目所及所说的成都,是一个真实而生活的成都,他以事物实录所说的成都,是一个亲切而有滋...
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