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作为四川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化工基地,未来五年将如何实施绿色发展和城市转型?日前,珙县县委书记叶盛表示,今后五年,该县将突出“创新转型、绿色发展”主题,坚决打赢转型发展、交通建设、城乡统筹、脱贫奔康“四大攻坚战”,全面加强和推进依法治县,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
“十二五”期间,珙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保持两位数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宜宾市前列。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1.87倍、2.22倍、2.1倍、1.76倍。中国建材集团泰山石膏、五粮液环球集团威力斯玻璃等重点企业(项目)成功落户,华福双三异地技改、拉法基瑞安水泥二期、欧冠陶瓷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同时,该县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十二五”期间淘汰煤炭产能234万吨、水泥产能150万吨;培育经济转型升级“一号”引擎——页岩气产业,累计产气20.5亿立方米,实现产值30.6亿元。
立足“三个定位”
建设经济强县
叶盛说,未来五年,珙县在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因此,在发展定位上,全县以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为基本定位,以建设“灵秀城市”为形象定位,以建设“国家级新能源(页岩气)综合开发基地、川滇黔结合部绿色建材基地和乌蒙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创新发展基地”为产业定位,并将“三个定位”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设经济强县,将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转型突破、现代服务业加速培育,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18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建设“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县。建设灵秀新城,将围绕“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争创“中国人居范例奖”、创建“健康城市”,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20万,加快建设“山水灵秀、生态宜居、人文厚重、数字智能”的“灵秀新城”。建设绿色家园,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加快建设“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城乡整洁宜居、群众幸福安康”的绿色家园。建设幸福珙县,将实现脱贫奔康决战决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加快建设“经济兴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珙县。
坚持发展为要
突出“三大战略”
如何建设经济强县?叶盛表示,珙县将坚持发展为要,实施全域开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战略。围绕产业转型,突出精准招商,动态确定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实现“招优商、引良资”。按照“三产并举、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双轮驱动”,推动工业结构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突出页岩气、玄武岩、煤层气、石英砂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建材产业,加快推进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泰山纸面石膏板项目建设。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有序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和保留矿整合提升,大力推动水泥、陶瓷、玻璃等传统建材企业“普转特”“粗转精”“低转高”。此外,珙县将始终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百亿交通大会战,形成外连高速、县内畅通、出入快捷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晓晴)2012年12月31日,设计运行20年、实际运行不到10年的四川华电宜宾发电公司燃煤发电机组正式关停。这是继华电豆坝电厂关停后,华电集团关停的又一燃煤发电机组。该机组正式关停后,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