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莉娜 整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并发症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詹云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还要注意检查下面这几项,通过这几项检查能够及早发现那些隐而未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地采取针对性处理治疗。
■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是了解血糖水平必不可少的项目。
“血糖即便达标每年也至少应检查两次。”詹云介绍说,血糖控制不好的或者改变治疗方式时,则每3个月就应该检查1次。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值介于4%-6.2%时,表示血糖控制理想;6.2%-6.9%表示一般;超过7%就必须调整当前的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需要空腹。
■ 眼底病变检查
“眼底病变检查每年均应检查1次,尽量在早期排查眼部疾病。”詹云介绍,视网膜的病变分为六期,四期之后进入治疗困难期,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较高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 肾病并发症筛查
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检查与干预。
“糖尿病肾病共分5期。”詹云介绍,Ⅰ期是肾小球高滤过期,这个时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呈阴性,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Ⅱ期为间断微量白蛋白期,这个时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Ⅲ期为持续微量白蛋白期,多发生在病程大于5年的糖尿病人,并随病程而上升。Ⅳ期为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出现。Ⅴ期为肾功能衰竭期。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及高血压等人群特别要重视微量白蛋白检查。
■ 下肢血管神经检测试验
“尼龙丝刺激正常人脚指头的趾腹,会有刺痛感,而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失常,分辨不出刺激的是哪个趾头。”詹云指出,如果患者出现不能分辨刺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医院常用肌电图、10克的尼龙丝来排查神经病变。患者也可在家用钝一点的牙签等自行测试,如感觉不到疼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
■ 心电图
“心电图用来早期排查冠心病、心急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有时还需要患者做平板运动试验来确定是否潜藏冠心病。”詹云提醒,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其感觉比普通人差,一般人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会有疼痛难忍的症状,然而糖尿病患者却相反,出现无痛性、无痛感病症,不能及时察觉,十分危险。而检查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注意情绪不要激动,平稳呼吸,休息10分钟再做。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陈道强文/图短短20年,肖慈光就与癌症病魔抗争了4次。2005年那次患病是最严重的。医生说,不用药了做好后事安排,这话让肖慈光彻底崩溃。奇迹的是,他得救了,好好地又活了10年,“屁事没得”。每周...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