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现代农业的热土

来源:榆林日报 2009-11-02 22:42   https://www.yybnet.net/

近3年,榆林农业创造34项全国单产纪录,现代特色农业和能源化工同为榆林经济跨越发展的“双翼”。榆林已经成为——

本报记者高鹏 魏丽娟

11月1日,在备受瞩目的农业科技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日当天,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展区的农副产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场的焦点。

今天,在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同时,榆林切中科学发展之“脉”,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恶劣自然条件的束缚,创造让塞上“四季飘香”的农业“神话”,走出一条令农业专家惊叹、令百姓生活富裕、令榆林愈发富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赋予黄土地以生机

长期以来,无论是榆林本地还是外界,人们眼中的榆林一直是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低下,是一个不适宜粮食生产的地区,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弱势。

给榆林一个支点,她能赋予贫瘠的土地以生机。而事实上,这里有着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为打造特色农业基地提供助推力的社会条件。农业专家的调查表明,目前榆林有23项农业资源居陕西省第一。

榆林光热资源充足,全年日照时间要比陕南多出1200小时。而且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海拔高,无污染,畜牧业发达,有机肥充足,这些都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绝好条件。在榆阳区马合镇玉米高产示范田里,技术员李远告诉记者,由于这里光照充足,沙区风大,水肥条件好,示范田玉米密度每亩在7000株以上,而一般地方每亩只有4000株左右。

榆林土地辽阔,农业人均耕地5.6亩,特别是北部风沙滩区,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立地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和红枣等农产品优生区。

与此同时,随着榆林能源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达到221.2亿元,加之农业技术储备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为榆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

趋利避害,让优势更优,变不利为有利,榆林人下定决心,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赋予榆林大地以新的生机。

让800里沙漠变良田

榆林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2%,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缓慢。“十一五”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研究市情,认为榆林必须将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与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将二者并列为驱动榆林经济发展的两个“翅膀”,提出按照“矿产资源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基本思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并将此作为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之举。

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及7个产业专题规划,这标志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正式开始实施。市委、市政府明确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5695”工程,大胆创新,通过实施体制创新、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冲破传统农业的樊篱,为榆林农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2008年,全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16.6亿元,今年将会超过20亿元。同时,市里3.5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此外,市上还决定,今后每年将把3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经形成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四区一带”特色产业区域,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达到80%,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关心下一代·校园救助”榆林活动启动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和山西汾酒集团向古塔中心小学捐赠20万元“关心下一代·校园救助”榆林活动启动本报记者魏丽娟报道11月9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和山西汾酒集团共同向榆阳...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现代农业的热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