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丹 实习生郝丽娜报道 11月5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出席全市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培训班开班仪式。他对榆林市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寄予厚望,叮咛他们一定要培养三种意识,学会三种本领,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尉俊东主持会议。
今年榆林市选聘了450名高校毕业生,在这次培训之后即将奔赴榆林市12个县区的村和社区任村主任助理等职务。李金柱首先对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450名大学生表示祝贺。他指出,榆林是一片开发的热土,发展前景无限。能投身到榆林经济开发建设热潮中,是大家共同的幸运。大学生村干部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核心,把“3320”工作方针当作到基层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33”是指“三沿三型”(沿“人”字型工业走廊建设一批园区服务型新农村,沿公路交通干线建设一批物流商贸型新农村,沿河流川道建设一批生态型新农村)和“以三化促三农”(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技能化“三化”并举促进“三农”工作)。“20”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
李金柱叮咛大学生村干部要强化“三种意识”。要牢牢树立政权意识。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要被眼前滴滴点点的困难所吓倒。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人民群众拥护党,跟党走;要树立宗旨意识。要将自己定位为有知识的村民,有知识的村干部。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贡献心血和汗水。要有“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工作精神,不论到哪里都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增强发展意识。大学生村干部要立足本村的实际,将农村经济发展当成第一要务。大学生村干部还要培养“三种本领”,要把所学知识专长和农村资源、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脑的三种本领,带领农民创业,真心为农民服务,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李金柱要求,市、县委组织部是承担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和培养,努力为大学生村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下转第七版)
培养三种意识 学会三种本领 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李金柱出席今年全市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培训开班仪式,对榆林市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寄予厚望,并叮咛他们
新闻推荐
李金柱就榆神高速公路建设接受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采访时强调本报记者张剑英报道11月17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在榆就榆神高速公路即将开通接受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采访。他强调,我们用BOT模式来引资建设...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