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红红报道12月14日,榆林文化生态园区规划汇报会在榆举行。市长胡志强在会上指出,要凭借榆林空港经济大发展优势,依托城市总体规划,遵循自然生态法则,明确功能产业定位,实施市场化运作,树立国际水准理念,推进榆林文化生态园区规划建设,把空港经济圈打造成榆林经济文化增长增值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政才,副市长刘建胜,市政协副主席赵建国等出席会议。
榆林文化生态园区位于榆林中心城区北部边缘,规划面积约19.4平方公里,是榆林空港经济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会上,规划单位全面汇报了文化生态园区的初次规划设计情况,城建、林业、文化等部门就相关规划设计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在听取了情况汇报与各方意见后,胡志强指出,榆林榆阳机场自启用以来,吞吐量急剧上升,二期工程现已决定启动,榆林榆阳机场成为全国地市支线机场增速最快的机场,榆林与外界的距离大为缩短,相互联系日益紧密,榆林空港经济潜力巨大。依托榆林空港经济圈,建设榆林文化生态园区,在文化、生态、物流、城建等诸多方面展开一系列创新创意产业示范,这将妥善协调控制开发问题,提升城市生态涵养,促进榆林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榆林经济增长、文化增值与生态文明。
胡志强强调,要树立全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生态园区规划建设。美国陶氏化学、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一批世界级外企入驻榆林,榆林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榆林项目规划建设要具备一定的国际水准。新能源、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制高点,要在未来产业规划与布局中,充分彰显环保性,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要保护榆林特色文化元素,但文化不能刻意展示,也不必复制陈列,要遵循自然法则,坚持生态至上理念,把文化生态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回归自然、体验文化气息的文明场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市场化理念,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
胡志强要求,要依托第四版《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协调对接,进行深度挖掘规划,细化完善步骤,确保功能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准确。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体制,深入探索融资新渠道与新方式,全力培育榆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与增长极。
把空港经济圈打造成榆林经济文化增值区
胡志强在榆林文化生态园区规划汇报会上指出
新闻推荐
张兴惠获“中国传统医学60年功勋人物”奖本报通讯员朱宝玉李自秋报道由中国医学交流促进会组织举办的“首届中国传统医学年会”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山东省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榆林市...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