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杜飞王森报道 11月25日,国家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大会,将全国65个在文化事业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县区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榆阳区榜上有名,成为陕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榆阳区境内的榆林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独具特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榆阳区作为全市文化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文化惠民工程稳步实施。近年来,该区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文化场馆1200平方米;建成星元图书楼文化信息共享中心和老干部文化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向社区、农村、学校、机关等单位共捐赠图书17万余册,光盘1000余张。目前,全区农家书屋共存书籍1561类、162225册;音像制品58类、10300张碟,存书价值近500万元。
文化内涵逐步提升。继续开展“百场舞台艺术巡演”工程,全年“送戏下乡”演出280多场;图书馆开展“科技之春”送书、送知识、送技术下乡活动;向乡镇、农村配发价值200万元的秧歌服装、锣鼓、乐器等。注重保护和发展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榆阳传统文化,每年在春节文娱活动中突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主题,秧歌过街展演由各知名企业广泛参与,融入更多文化元素;30多场定点演出由各街道办事处结合榆阳传统文化实际举办,吸引观众20万人次以上。确定了72个社区文化活动点,聘任了144名文化协管员,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物保护持续推进。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记文物点1289处,新发现1133处。在全区普查出的13类255个项目中,已有两项获批为省级项目,一项申报为国家项目。
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建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依法严厉打击音像、书刊、出版物、网吧、娱乐场所中的违法违规活动。今年累计查处违规网吧13家(次),检查城乡音像经营单位48家,图书报刊经营单位55家,查缴盗版音像制品2万多张。
新闻推荐
榆林市投入5.5亿元扶持资金本报通讯员韩智伟报道去年8月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榆林市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冲击。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加大...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