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榆林市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将决定榆林未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
要将“十二五”规划制定成一个能够指引榆林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纲领性文件
本报记者李狮马龙报道 11月24日,市委书记李金柱主持召开榆林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讨会。承担榆林“十二五”规划的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经贸导刊社社长周海春作《榆林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情况报告。
会上,国家发改委体改所课题组成员、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刘福垣等6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市长胡志强、市政协主席刘汉利、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曹世玉分别发言,对《榆林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提出修改意见。
周海春代表国家发改委体改所课题组,在报告中回顾总结了榆林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9项主要任务。刘福垣等国家发改委课题组成员从榆林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争取中省发展政策支持和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李金柱首先对国家发改委体改所课题组历时近两年完成的《榆林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表示感谢。他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榆林市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将决定榆林未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在“十二五”规划的
制定过程中,一定要辩证地分析榆林跨越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将“十二五”规划制定成一个能够指引榆林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纲领性文件,并将其形成市级四大班子、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发展共识。
李金柱要求,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一要明确发展定位,要把榆林建设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一极和牵手陕甘宁、连接环渤海、辐射大西北的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继续坚持把榆林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大城市的“两基地一中心”不动摇,明确主攻方向和具体目标。(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媛媛报道11月26日,记者从市文广局了解到:央视《欢乐中国行》剧组已结束在榆外景拍摄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欢乐中国行——魅力榆林》大型综艺晚会将于12月2日在北京上演。据了解,《欢乐中...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