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注特殊教育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1-27 12: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魏丽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中最需要关心和关注的就是孩子。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责无旁贷。

今年,市文明办、市工商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对网吧市场进行集中整顿,查处黑网吧56户,收缴无照经营电脑408台,强化了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和网络安全监控措施。文化、工商等部门收缴各类淫秽色情“口袋书”3100多册、盗版图书7930册、音像制品1.67万多盘,受理并办结案件10件,行政罚款10万多元。

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安全排查,查出校园安全隐患888处,并逐一得到整改落实。新增校园安保人员1466人。各级财政落实了专项资金,为校园配备了安保器械,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市、县区宣传、文化部门努力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书香校园”赠书活动捐赠各种图书10万册,“爱心传递共享书香”捐赠图书11万册,创建农村学校“爱心书屋”54个。全市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已建成7个县区支中心、24个乡镇服务点、36个村服务点,为未成年人提供文明健康的上网环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而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幸福成长更需要我们去关心。

依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榆林市对5000多名孤儿和2300多名残疾儿童给予重点救助。对全市4.7万多名残疾少年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使其入学率达到80%以上。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支付450多万元,为残疾儿童免费做医疗手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经常看望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为他们赠送各种学习、生活用品。今年,团市委主办“让爱走进无声世界”活动,为聋哑儿童送上精彩的木偶剧表演。

关注特殊教育,新建横山、子洲2所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府谷、靖边、绥德3所特殊教育学校,使其达到国家颁布的建设标准。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筑面积为8811平方米,预计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市儿童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投资418万元新建的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计划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全市也加强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目前,7个县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市还建成青少年科普基地11个,所有校外活动场所全部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的重要阵地。

“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每天早上,在榆阳区沙河小学校园里,学生们排成整齐的队伍高声诵读《道德经》。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够接受正、善、德等经典营养的熏陶,塑造健全完善人格,提升智慧。这是榆林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明天。今年,榆林市安排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塑造美好心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从最基础的教育做起。今年,榆林市启动了以“历史的选择”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各县区文明办、教育局筹资购买13.5万册读本赠送125所农村小学。各学校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举办红歌演唱会,每天必唱一首。清明节期间,师生们开展“缅怀英烈、祭奠英魂”教育活动,493所

学校的16万名学生参加了市文明办组织的“网上祭先烈”和“祭先烈网上征文”活动。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活动。

对未成年人教育影响最广的是学校教育,榆林市开展“知荣辱、铸师魂”教育活动,促进了师德建设;坚持开展“三讲两实践”活动,强力推进了中小学“减负”工作;全市建立23处中小学法制教育基地,以模拟法庭、青少年罪犯“现身说法”等形式教育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各类家长示范学校423所,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家庭教育网络学校。

拥有良好的道德重在实践,榆林市组织未成年人开展“重走转战路、接好革命班”活动。市、县区组织优秀中小学生到革命旧址参观学习,使他们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文明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地震灾区孩子们献爱心。“学雷锋小分队”定期开展了敬老院和鳏寡老人家中做好事送温暖活动。

新闻推荐

关于发展榆林职业教育的建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榆林市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经济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促进了榆林经济社...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注特殊教育)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