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如何预防和治理农村职务犯罪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1-19 12:58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榆林市一些农村地区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发案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近两年来,榆林市检察机关共查办各类涉农贪污、贿赂案件112件176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开发、支农惠农资金管理等领域。如何预防和治理农村职务犯罪,笔者谈点个人看法。

涉农贪污、贿赂案的特点:以村支书、村主任为主的村官犯罪占了农村贪污、贿赂案件的85%以上,村委会其他成员犯罪的占总数10%。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村级财务制度混乱之际,互相勾结共同犯罪或各自中饱私囊。尤其是贪污、挪用公款两类案件发案情况比较突出,分别占总数的61.6%和26%。犯罪分子采取虚报

冒领、重报支出、收入不入账等手段侵吞公款。不少涉案村干部都存在违反会计账务管理规定,不按时记账、对账,随意转账,白条入账,不少乡镇村级财务审查和审计制度形同虚设。

涉农职务犯罪增多的原因:村务公开程度低,透明度不高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据调查发现不少基层农村存在村干部不经村民大会讨论就擅自决定国家巨额专项资金的使用,还有一些村的村务公开内容虚假或回避实质内容,只公开数字不公开明细使得群众无法监督,以致于村务公开透明度低,进而成为村干部滥用权力和违法犯罪的“温床”。目前,虽然普遍实行了“村财乡管”,但是不少地方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审批不严格,白

条子进账,假条子入账的现象大量存在。乡上财务管理人员监管不认真,给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现象提供了可趁之机。在农村由于基层组织长期以来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力,加之乡镇有关部门的监督不力导致失去监督的基层村干部很容易产生贪污、挪用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职务犯罪现象。一些村干部在代表国家履行公务过程中特权思想严重,独揽财务大权,无视法律,肆意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活动,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预防农村职务犯罪的对策:一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加大查处力度。针对贪污、挪用“涉农”专项资金等职务犯罪现象,检察机关要加大查办和打击力度,做到打、防结合,并且要建立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

罪的机制。实践中可发动群众同职务犯罪作斗争,让农民监督成为现实,构建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络。二是强化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强化廉政教育,重视对村干部的学习和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以往查办的有关案例对现任村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对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法律和政策观念,提升其守法意识。三是完善监督措施,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国家专项资金的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对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实行村级财务统一纳入乡、镇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每月报账、村支乡审的独立核算制度。四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财务支出会签制度,从而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对国家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做到专款专用,防止和杜绝村干部利用职权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乔小兵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讨会

(上接第一版)二要明确“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全市要实现GDP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1万元的目标。三要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两个体...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预防和治理农村职务犯罪)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