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涛报道 近日,榆林市区6路、4路部分公交车扎堆运行,而且随意拒载甩客,给市民出行造成许多不便。
半小时等不来一趟6路公交
9月29日下午,记者在榆阳区鼓楼办事处门口准备乘坐6路公交到东沙采访,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一趟公交过来。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还是一辆空车,却径直开走了,停都没停一下。紧随空车之后,是另一辆6路公交,车靠站后,记者正准备上车,不想司
机只打开后车门下客,下完客后便径直开走了。
又过了20多分钟,两辆6路公交车再次映入记者眼帘。不想,第一辆公交又是空车,到站后停也没停一下就开走了。此时,公交站台上已聚集了10多位候车的乘客。第二辆公交刚一停车,还没等车门打开,周围乘客便“哗”地一下围拢过来,争着往车上挤,一位带着小孩的妇女不慎被挤倒在旁边的绿篱里,差点受伤。到达目的地后,记者估算了一下,原本只需10多分钟的车程,却足足用了1个多小时。
10月29日下午6时半许,记者乘坐车号为陕K-32533的4路公交车。当车行至驼峰南路时,公交车司机接到电话。听双方通话的内容,大致是后面一辆公交要插到该车的前面来。随后,该车开得磨磨蹭蹭。一会儿,一辆车号为陕K-322411的4路公交车从后面超车,插入陕K-32533号前面,两车才一前一后从驼峰南路下来,一路上扎堆前行,每到一个站点,市民们都不知道上哪个车好。
10月31日上午,记者在榆林东沙金沙路乘坐一辆4路公交车,又是两辆公交车一前一后扎推赛跑。前车每到一个站点,总是打开后门不开前门,司机声称上不来人,要求乘客乘坐下一辆公交。有时,司机嫌站点乘客太多,到站后不停车,而是待超出站点10多米后,方才停车下人,造成市民出行不便。
对于这一现象,市民刘先生说,近年来,榆林市做出很大投入和努力,增加和延伸公交线路,但是,部分线路公交车司机服务意识淡薄,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真正让市民出行方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晶报道10月28日至31日,榆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组织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分两批对全市288名网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据介绍,此次培训旨在进一...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