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冬冬通讯员黄宇翔)3月4日这一天,吴振连起了个大早,今天是她在玉林市丰强电子有限公司正式上班的第一天。长年在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她,今年再也不用像往年一样,过完年就匆匆与家人道别,背起行囊走四方。家乡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乡的企业,让她在家门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饭碗”。
“我现在每天都能回家照顾小孩。这回不用奔波了,铁了心在这里干下去。”经过培训已顺利上岗的吴振连,对这份工作感到十分满意。
像吴振连这样的“回流”务工人员,如今在玉州区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玉州区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愈来愈多的产业和企业纷纷在此“安营扎寨”,企业用工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今年来,玉州区举办了两场招聘会,250家企业“举牌招工”,共提供岗位4300多个。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在招聘会上顺利找到“饭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窝”越来越多,使得像吴振连这样原本“飞来飞去”的“候鸟”不再“飞”走,而选择安心在家门口就业。
对于“回流”就业,吴振连还有一个“算盘”,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广东打工时,从事的岗位和现在的差不多,月收入2000多元,如今这工作与在外打工的收入基本相当,但考虑到生活成本、往返开销等因素,现在可比在外面打工的收入要强。“这里‘粮草\’丰盛,我也不打算再‘飞\’了。”吴振连如是说。
待遇的提高,也成为了今年众多外出务工者“留步”的原因之一。在今年的招聘会上,企业明码标价,开出的条件颇为诱人,普工月薪绝大部分在1500元至2000元,有不少企业还开出4000元至5000元的高薪。在权衡薪酬待遇、周边环境与家庭因素后,许多有打工经历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留在家门口就业。
据玉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唐卡宁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扶持措施的落实,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吸纳工人的能力也逐年增强。今年,在玉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就业处登记申请用工的企业达700多家,年内用工需求2300个岗位。越来越多的“饭碗”静待回归的“候鸟”。唐卡宁表示,就业中心将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加大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爱心就业超市”等服务平台,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牵线搭桥,促进外出务工者就地就近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有读者来电投诉,玉林市大北路(原庆丰路)非机动车道成了农贸市场,严重阻塞交通。3月6日早上8时,记者前往现场察看,果然如此。从大北路以北540号起至575号止,约300米长的非...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