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古代仕女图剪纸,晶莹剔透的水晶珠花瓶,美轮美奂的十字绣……看到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它们竟出自一群年纪只有10多岁的孩子手中,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群孩子竟是特殊教育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聋哑、智障儿童。
5月28日,记者走进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手工课教室学生作品展示台看到了开头的一幕。在堆满手工制品的教室里,手工课老师正用手语指导孩子们制作水晶珠花瓶,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带着认真和新奇。
手工制作,是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典型课程。通过这样的特色课程,残障孩子在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从中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也为将来就业增添了一份自信。课堂上,孩子们拿着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爱不释手,纷纷打着手语骄傲地说:“我是最棒的!”学校的黄老师向记者介绍说,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听力与语言完全丧失、智障和失明的残障儿童,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困难和阻碍。看到这种情况,学校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教会学生一门手工技能,再将学生制作的手工制品进行义卖,把得到的善款存入专用账户,用于改善教学设备和设施。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