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仍为市民阅读首选。日前,玉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以玉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建设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为契机,委托专业公司对玉林市民的阅读习惯和图书消费行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面访、开座谈会等方式,对18-70周岁的玉林市常住居民(以近一年内购买或使用图书产品、有阅读习惯的普通顾客消费者为主)等进行采访调查。新鲜出炉的《2015年玉林市民阅读及图书消费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九成被访者每月图书花费在100元以下,纸质阅读顶住了电子阅读冲击,仍是玉城市民阅读首选。
图书消费: 九成受访者月购书100元以下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和图书资源的共享,让购书阅读这一方式渐渐在人们生活中“缩水”。人们在购书方面的消费就体现了这一点。
报告显示,受访者当中,近九成被访者每月图书花费在100元以下,其中41%的人月购书花费低于30元;月购书花费在300元以上的,仅占受访者总数的2.3%。购买图书的频率方面,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表示每年只买几本书,只有13%的被访者能做到每周购买图书,每月、每季度购买图书的受访者各占26%。市民不买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购书方式上,受网购便捷、实惠等因素的影响,网上购书的读者数量有所上升,占受访者的32%;到实体书店购买图书仍居首位,占四成以上。尽管如此,实体书店面临网络书店价格低、送货上门等优势冲击不小,如何抵抗产品同质化、回避恶性价格竞争将成为今后实体书店不可回避的问题。
选择购买图书的时候,53%的受访者认为方便快捷最重要,而42%的受访者以图书质量可靠作为购书的首选,此外,三成以上的受访者觉得价格适中的图书才能激发其购买欲。
据调查,市民购买图书的主要用途为自身学习需要,占到了受访者的59%,其次分别是其他需要(31%)和考试需要(16%)等。“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阅读是一种提升个人素质的方式,求知是读者主动选择所需图书的动力。”一名书店工作人员介绍,图书种类、质量、价格三大因素影响着市民的图书消费。
阅读习惯:纸质阅读仍是市民首选
当今社会,人们的书籍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习惯也悄然改变。从实体书到电子书,从纸面到屏幕,从深阅读到浅阅读,从特定阅读到随时随地阅读……阅读的载体早已不局限在实体图书上,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让阅读无处不在。
“平时上班比较忙,下了班又有其他事情要做,很少有时间坐下来慢慢看一本实体书。”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忙碌生活使得阅读时间碎片化,只能是空闲时间拿出手机翻翻已经下载好的电子书或者浏览一下新闻资讯。报告显示,23%的被访者表示每天都读书,33%的被访者则没有规律。
虽然电子阅读的内容更为丰富、查询更为便捷、成本也更为低廉,但不是市民的首选。据目前情况而言,纸质阅读仍是市民首选。80%的受访者表示更加倾向于实体书阅读,他们或从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购买书籍,或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坚守着书本阅读的真实感和深阅读。“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香茗”仍然是许多市民追求的书香生活。而20%的受访者表示只看电子书而从不购买实体书。
阅读环境::市民勾勒理想书店
都说环境营造的氛围,也会影响消费。那什么样的书店能够吸引人?不同市民心中各有一把衡量的标尺,书籍品种多样化、氛围好有情调、服务细致耐心、装饰风格独特、阅读活动的设置、提供增值服务……都成为市民评价阅读环境优劣的标准。
据报告综述,广大玉林市民心中的理想书店是这般模样:首先,书店能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坐下阅读;其次,书店内图书品类丰富且价格优惠;再次,书店读书氛围浓厚、购书环境良好。此外,除了传统的图书销售区域,书店还应设置有休闲阅读区、亲子阅读区及文化活动区或文化产品区、餐饮区等;同时配套设施完备;而且书店应该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公益活动、促销活动及亲子活动等;还能提供各种的增值服务,比如快递服务、图书导购、现场订书和亲子体验等。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