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荷城人家的美丽家园——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罗塘屯华丽变身记

来源:贵港日报 2016-07-26 07:21   https://www.yybnet.net/

唐正芳 凉雨 樊盼盼 谭天力

“太美了,没想到农村也能搞得这么漂亮!” 7月24日,虽然炎热夏日,广东游客刘先生一家三口仍兴致勃勃地赏荷采莲,不亦乐乎。

艳阳高照,荷花怒放。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罗塘屯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春赏桃花夏采莲,秋有秋葵冬落樱”,成了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不到2年的时间,罗塘屯华丽变身成宜居乐园:屋宇换面改颜,满塘荷花飘香,山坡果树成荫,溪流清澈见底;30万多人次游客纷至沓来,人均年收入增加100多元——2015年,先后荣获广西绿色村屯、首届荷城十大最美乡村、港南区五星文明屯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自治区有关领导高度评价。

罗塘屯天翻地覆的变化,缘由于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花田生态园,这也正是2015年11月5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恭城会议)中“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生动实践。

观念随着土地“转”

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摘自2015年11月5日恭城会议

7月24日,谢宝路从四季花田生态园下班回来,坐在自家小卖部里,悠然自得从冰柜里拿出一瓶凉茶来。

观光园是由当地群众谢家四兄弟自动发起而成立的旅游区。对于搞旅游区,起初谢宝路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要砍他的松树、占他的地。虽然签了合同、流转了地,就是赌气不去园区做事,看到园区负责人谢树昆便将脸扭到一边。

不久,没要他家出一分钱,家门口种树了,路面硬化了,房子外墙也装饰了,态度慢慢转变,才到园区上班。现在,他不仅每个月拿二三千的收入,自家小卖部每月也有上千元的进账。每次谢树昆经过他家,都热情招呼“进来喝口水呗”。今年春节期间,他看到游客特别多,主动提出做义务治安联队员,指挥车辆停放。

以前的罗塘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2013年4月,随着清洁乡村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村子干净了,但不美。在外做生意的谢树威想要美化家园,便发动自家三兄弟在家乡建旅游区。

2014年10月,第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在祠堂召开。每人手里都有一份“文件”,那是谢树昆专门下载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谢树昆按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讲国家政策,讲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以后农村的发展方向等。几次村民代表会议后,“建旅游区”的提议获得了2/3村民的支持。

“不能等到所有人同意才干。”谢树威说。2015年春节刚过,修路、种树、绿化……谢家兄弟卯足了劲,村子慢慢靓起来了,以前反对的村民找上门来:“阿昆,去量我家的地吧。”很快,2000亩土地流转完成。

相邻几个屯的村民专程过来:“把旅游区搞到我们那边去吧。”到2015年4月,短短3个月时间,12个自然屯354户村民的3285亩土地集中到了一起。全连片,不插花。

谢树昆说,土地流转将大家的心也拧成了一股绳,在两年的荷花节中,会场安保、引导、解说、后勤服务等,村民一喊就到,义务投工投劳达900人次以上。

家园随着园区“美”

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民族风情,保留田园风貌。

——摘自2015年11月5日恭城会议

随着小块土地的拼凑,一幅美丽的画卷开始出现。

从2015年起,四季花田便有了四季景观——春天,500多亩桃花漫山遍野、争奇斗艳,形成独特的桃花坡、桃花谷景观;夏季,梯田荷花层层错落有致,游人尽享“荷气微风香暗通”;秋分,朵朵葵花仙子绽开笑脸,喜迎八方游客,与水生花卉共同构成了绚丽的田园景观;冬季,湛江河两岸350亩滨水樱花景观带,16个樱花品种交替开花可持续4个月之久。

谢家兄弟承诺,用3-5年的时间修好路、完成所有房屋外立面装修、安装好路灯的,但现在,6个屯就有4个屯提前变成现实,覆盖人口上千人。

民居统一灰瓦白墙、飞檐木窗。园区大门、桥梁、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客家博物馆、湿地公园、叠山书院等一一展露芳容。谢树昆说,已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

群众主动洒扫庭除、美化院落,在房前屋后种植黄金风铃木、紫薇、桃花,组建了一支50人的治安巡逻队和清洁队,负责治安和环境卫生整治。

每逢重大节假日,园区表演一些民间文艺表演、农事趣味游戏、亲水捉鱼等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节目。

自然风光加上人文景观,吸引了南宁、柳州、玉林等周边地区甚至广东、台湾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村里变得热闹起来了,生面孔一波接一波,村民将自家的土特产摆到门口,卖出了比平时多几倍的价钱。“就连卖瓶水赚的钱,都比到广东打工强。”村民谢宝路说。

贫困家庭谢新德,患病无法劳动,以前全家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如今,他妻子到园区打工,月工资在1600-2000元之间,每月还可领到园区发的300元困难补贴。有26户贫困家庭、48人像谢新德一样,因为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而脱贫。

能人随着党旗“红”

要探索多种形式的治理模式,调动多方面力量增加资金投入,形成效果明显、经济可行的可持续长效机制。

——摘自2015年11月5日恭城会议

谢家四兄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群众眼里的“牛人”。谢树威说:“所有这些,全靠有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

“四季花田的成功,得益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和自治区美丽乡村活动的开展,我们创新性地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模式,引导村里能人开展土地流转,建起四季花田,家园美了,村民富了。”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说。

事情回到2014年7月,谢家兄弟走进了港南区湛江镇党委书记罗爱琴的办公室:“想在村里搞个旅游项目,得不得?”

罗爱琴眼睛一亮,与中央1号文件精神相吻合,也符合目前广西正在搞的美丽乡村活动的主题:“得!是个好项目,你们先回去摸摸底。”

土地流转如何搞?罗爱琴带着谢家兄弟和村民代表,前往土地流转做得较好的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取经。

村民顾虑如何消?土地流转后,村民担心以后吃饭问题无法解决,也怕租金不合适,收益会减少。2015年3月的一次村民大会,在大声喧哗中,时任港南区区长的杨亚俊一锤定音,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你们的承包地流转后,仍属于你们的,土地确权后卫星已定位,谁也抢不走。”随后港南区组成工作组,指导罗塘屯成立项目理事会,宣传国家土地政策法规,商定土地流转方式及补偿标准。

土地指标如何解决?环评如何做?港南区特事特办,“只要有需求,随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同时每天都派出1名处级领导干部、2名科级干部驻扎项目现场,随时解决发生的问题。”杨亚俊说。

随着谢家兄弟资金的投入,政府争取的各种补贴也即时跟进。港南区代区长曾健清说:“仅2015年,就投入了乡村建设、穿衣戴帽工程等多项资金500多万元。”

杨亚俊说:“在项目建设中,党委政府自始至终做好引导、服务和监督等工作,土地流转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原则,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土地指标、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或大力扶持。”

新闻推荐

二手房市活跃,中介扩张迅猛

7月16日,众家地产碧园南城故事分行开业现场。Text&Photo/记者 姜界峰6~8月,是二手房市场的传统淡季,今年也不例外。根据南宁市住房保障...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荷城人家的美丽家园——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罗塘屯华丽变身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