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铁骨男儿展英姿 ——记全国劳动模范薛占军

来源:榆林日报 2017-09-28 10:10   https://www.yybnet.net/

薛占军获评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薛占军在井下操作快掘机 薛占军在井下细致查看工作面作业质量 薛占军在为队里的青年员工培训实操 梁宝玉摄 薛占军在询问队干当班情况 梁宝玉摄 大柳塔煤矿举行欢迎仪式,薛占军现场“传经送宝”。

尹亮

在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一种并不起眼的绿色灌木常常映入眼帘。它们顽强地钻透黄色地表,默默扩展自己的领地,一点点把裸露的地表染成象征生命的绿色。

这是沙棘,一种耐旱、抗风沙的落叶灌木。在中国西北部,沙棘因其易生易长,往往被大量种植,并用于沙漠绿化。几十年来,毛乌素沙漠的沙地由黄变绿,处处充满生机,靠的正是这种不起眼的沙棘。

30余年的时间,中国年产量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煤炭公司也在毛乌素沙漠深处“生根发芽”。几代煤矿工人在这里前赴后继、不断前行,默默地创造着辉煌。2015年,这里还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薛占军。

以薛占军为代表的神东人,就像沙棘一样,扎根在沙漠深处、奉献在沙漠深处,顽强地钻透黄色地表,默默扩展自己的领地。他们用青春、热血和智慧,艰苦工作、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奏响了一曲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当代煤矿工人进行曲”。

淬火历练,铁骨男儿英姿展

1990年进入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的薛占军,现在是大柳塔煤矿连采三队的队长。26年的时间,薛占军从一名高考落榜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8年高考落榜后,我在榆林市供销社工作了一年多,然后来大柳塔当了一名煤矿工人。”薛占军谈及初入行时,语调轻松。事实上,由于当时大柳塔煤矿刚刚开建,井下劳动强度大、环境较为恶劣。仅在试用期内,与薛占军一同试用的200多人中,就有三分之一因无法适应而主动离开,薛占军却坚持了下来。两个高中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们分别进入大柳塔煤矿和补连塔煤矿,加入到煤矿工人的行列。

参加工作仅7天,薛占军就在井下见到了“血淋淋”的一幕:与他同岗位的带班师傅在两人一起打锚杆时,被无声下落的“锅底石”打断了脊椎。回想起刚刚工作的场景,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薛占军感慨万千:“我就是抱着扎根煤矿的态度入企的。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造就人,锻炼人,越能磨练人的意志。”

此后,无论是煤炭价格高企的“黄金期”,还是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的“寒冬期”,薛占军从来没有变过念头,依然扎根在陕蒙边界的沙漠腹地,扎根在煤矿基层一线。

四分之一个世纪,井下工作成为他的全部。

“拼”字当头,扎根深井终不悔

在大柳塔煤矿工作期间,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薛占军都是“拼”字在前。凭借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以及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很快他便成为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得到大家的称赞和认可。

2015年,有人给薛占军和韩伟统计过,按照他们每天的工作量,25年来他累计工作87500多小时,相当于正常行政人员44年的工作量,足足多干了19年。

2009年7月,薛占军开始担任大柳塔煤矿连采三队队长。然而就在这个月,薛占军遭遇前所未有的“头疼事”:连采三队作业时遇到大柳塔煤矿建矿以来最薄的薄基岩,“只有2.6米,上面全是沙,如果作业时一不小心造成顶板破碎,就会导致严重事故。”

事情千头万绪。一个多月里,薛占军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而在井下时间超过12小时。他白天紧盯井下现场,夜里对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通过不懈努力,薛占军带领连采三队不仅成功克服了这一难题,还创造了连采单月进尺1860米的大柳塔煤矿历史最好纪录。

在担任队长的6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薛占军每天早晨最晚6点起床,而最早的休息时间也到了深夜12点以后。除了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外,他还几乎天天要与矿工们一同下井。不同于其他同事深夜下井收工后还能在上午好好休息,他往往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就得起床处理日常事务。

薛占军的责任心体现在细节上。在连采队当队长时,每天晚上11点30分,他还要参加下井工作队伍的班前会。即便无法参加,他也要打电话问问情况,再仔细叮嘱注意事项,“否则睡不着觉”。

一些矿里的年轻同事认为,“老薛工作太拼,根本犯不着”。可薛占军自己却觉得,煤矿工人历来就有艰苦奋斗、勤奋务实的风貌,而自己比起老一辈工人还差得很远。

百尺竿头,连创“掘进”新纪录

在神东工作26年,薛占军的职称是高级工。职称不算高,但他学习的热情却一直高涨:薛占军通过在职学习,拿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大专文凭。

2013年,世界首套井下快速掘进系统问世,并在大柳塔煤矿进行试验开采。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正是时任连采三队队长的薛占军。

由于系统是首次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运行过程中设计缺陷逐渐暴露。系统后配套的八臂锚杆机由于体积过大无法入井、皮带转载机受料斗和压带轮处经常堵大块煤、除尘风机通风距离长、降尘效果差、设计缺少破碎机、转载处联接不紧密……

“上级把任务放到咱们这里,就是要把它搞好。”薛占军坦言,刚开始时,全队上下天天都在井下,大家几乎全月“满勤”,压力很大,非常辛苦。由于缺乏先例,他只能带领大家边干边学边总结,并积极同厂家单位交流,最终凭借着不服输的倔劲攻克了一项项难题。

随着快掘系统日趋完善,进尺纪录被不断刷新。2013年12月,月进尺1902米;2014年3月7日,日进尺101米;2014年3月月进尺2514米,8月月进尺3088米;2015年2月,单班掘进88.7米,圆班掘进158米,刷新了煤矿掘进的世界纪录。这一纪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煤矿的掘进水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领跑世界。

艺多不压身,独当“八面”破难关

“现在对于工人的要求,早已不同于王进喜等老一辈工人的时代了。”薛占军说,过去我们生产主要靠经验,现在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在干“快掘”期间,薛占军积极同研发单位交流沟通,并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对系统不断改进完善。为了解决系统激光定位不准的问题,他挖空心思,先后试用了全站仪、航海陀螺仪,但都无法满足系统的精度要求。最后,他召集大家集思广益,广泛查找资料,最终用最尖端的航天陀螺仪解决了系统的定位问题。仅自快掘系统投用以来,薛占军和他的队友们自主完成的科技创新就达200多项。

2014年4月,薛占军随集团领导前往澳大利亚的煤矿考察。在考察时他发现,井下工人的防护设备居然没有口罩。当地煤矿工人告诉他,由于作业中粉尘产生极少,根本就不需要佩戴口罩。这令饱受粉尘困扰多年的薛占军深受刺激,他下决心要解决井下生产粉尘控制难题。

“我这人有个特点:想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成。”薛占军说。回国以后,他就和全队上下一起潜心钻研国内外已有的各类降尘方法,最终确定了用“长压短抽”的通风方式降尘。通过这种方式,掘进工作面的呼尘浓度已经从原来的28.8mg/m3降为1.6mg/m3,远低于国家规定水平,长期困扰掘进作业员工的粉尘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我就总觉得,人一生总要干点事。这一辈子,希望退休以后回忆起来做过什么事,能有一些成就感,这就很好了。再大的也没怎么想。”薛占军说。

“其实老薛没啥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事迹,但他26年如一日,用苦干苦拼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把每项工作做好,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就非常令人钦佩。”薛占军的同事范方栋说。

他就像沙漠中的绿色沙棘,默默地留下一抹抹生命的翠绿。

新闻推荐

吴尚之来榆调研“扫黄打非”工作

本报记者杨晓慧报道9月26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一行来榆调研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加大绿色粮油投放2017-09-28 03:41
猜你喜欢:
评论:(铁骨男儿展英姿 ——记全国劳动模范薛占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