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贤用他伤残的双手,走在收购废旧物品脱贫致富的路上。“爸爸,您的手开车不灵活,年纪这么大了,不要再去回收废旧物品了,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儿子,我在家里闲不住,还是出去走走吧,帮得一点是一点。”日前上午8时多,容县容州镇五一村岭头组指断掌残的李业贤像往日一样,又要开三轮摩托车进城收购废旧物品了,其儿子见状马上过来阻拦并苦苦劝说,却最终无法挡住父亲的脚步。
锯板出意外指断掌又残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农村大地,刚三十出头且头脑灵活的李业贤抓住契机办起了一家板材加工厂。由于他锯板技术不错,服务态度好,收费合理,生意日渐红火。一天,他与搭档在用锯板机锯板过程中伸手用力拉板时,右手除拇指外的4个手指连着手掌以及左手的拇指都被锯断了。顿时,双手血流如注。同事和附近的村民马上叫来救护车,送他到医院手术治疗。一个多月后出院,他已是指断掌残的四级残疾人。
当时,李业贤已经结婚且有了三个子女,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而今,他双手伤残,板材加工厂是无法再办了,可是,一家人的生活如何解决呢?他想,我年纪轻轻,总不能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啊!于是,他试着用残疾的双手,与妻子一起,耕田、种地、养猪、养鸡。起初,他伤痕尚未完全愈合的双手一用力,就会感到钻心的疼痛,额头直冒冷汗,但他仍然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后,他便掌握了做工主要靠手腕用力的工作要领,一些农活和家务都勉强进行,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能够解决。
进城收废旧诚信受人夸
解决了温饱问题,用钱怎么办?从1990年开始,李业贤决心通过进城收购废旧物品的途径来增加家庭收入。他家离县城有十几公里,刚开始几年,他以自行车作为工具,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收购废旧物品过程中,他坚持一条原则:讲诚信,守规矩,绝不短斤少两。不但不随意压价,而且收购价钱一般比其他人的高一些。不少居民看见他用残缺的双手开车、收废旧物品,还如此讲诚信,除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外,还对他投以钦佩的目光。遇到有废旧物品需要出卖时,等都要等到“跛手佬”到来后再出卖。容州镇清景巷的冯姨介绍说,近年来,她也接触过不少上门收购废旧的人,有的人虽说四肢健全,但是大脑“残疾”:要么以多报少,要么随意压价,有的还“顺手牵羊”,总想占人便宜。相比之下,李业贤虽然双手伤残,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却非常高尚。有人看到他双手伤残,有时候都愿意不收钱把废旧物品送给他。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笑着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无论如何我不能白要,钱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样,无论废旧收购市场如何变化,李业贤总有干不完的活。
跌倒再爬起伤愈接着干
为了赶时间和增加废旧物品的收购量,李业贤于2003年买了一辆两轮电动车,后来又换成机动三轮车,每天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提高。
由于他双手残疾,年龄又比较大,在收购和运输废旧物品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和代价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但为了撑起一个家,李业贤总是顽强面对,跌倒再爬起,伤愈接着干。有一天早上,他从家里开着空车进城收购废旧物品,当车辆行至容藤公路大明路段时,突然出现故障,他马上下车将车辆推到路边检查。当他正细心检查车辆故障时,突然后面一辆严重超速的摩托车将他连车带人撞出路边。他顿时头破血流,不省人事。后被急送县城医院抢救,住院近一个月后才出院。
出院后,他的子女们劝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去收购废旧物品了,可是当他看到家庭生活还不算富裕时,每天照常用残缺的双手开着那辆残旧的三轮车,穿街过巷,收购废旧物品。经过他的鼎力支撑和三个子女逐渐长大走向社会,他的家庭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还推倒旧房子,建起了一栋三层新居。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可是命运好像偏偏有意捉弄他。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他将一车废旧物品运到收购站时,收购站门前的公路正在修路,从路面进到屋里要经过那道尚未覆盖的小壕沟。为了方便通行,小壕沟上面架了一块小木板。当他把废旧物品搬进屋里过秤时,一不小心,他一脚踩翻了那块小木板,连人带货跌进了小壕沟,导致右手腕关节脱臼。他又一次住进医院治疗。住院一周伤势稍有好转,他即要求出院,继续用他那更加笨拙的双手,开着那辆三轮车,走在靠收购废旧物品脱贫致富的大路上。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