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容县讯(记者/曾永联 通讯员/秦崇广)钢筋水泥结构的墙体,外墙贴上马赛克,楼顶盖红瓦,庭院有花草、绿树……近日,记者到容县杨梅镇红石村采访,只见栋栋新颖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到8月23日,该县有18.49万农户住上标准化新居,占农户总数90.2%,比2010年年底提高7.3个百分点。
容县统一规划建新村。近年来,十里镇大坡村经济发展迅速,全村人均储蓄存款超过2万元。由于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洛湛铁路经过该村都要征地搬迁,400多农户在大坡圩附近建设占地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农民新村,新村建起了集贸市场、文化广场、新农合诊所、幼儿园等,全村417户建起了新楼。楼房一般都在3层以上,地下一层可作铺面经商做生意,全村600多村民变成了既种田地又做生意的“两栖”农民。
讲究标准重环保。该县自良镇龙镇村大种名果沙田柚,居民收入可观。农民有钱后,家家户户按照整齐有序、居住集中、节地舒适、外表美观、环保卫生、美化绿化和有活动场所的要求,先后拆除破旧住宅,重新建起住宅楼。而今,该村800多户有九成多农户建起3层以上的新楼房,有的农户还建起了结构新颖的小别墅。
受灾居民不遗漏。3年来,该县先后投资近1亿多元,分别建起了灵山镇当中村大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一期搬迁罗权马路坪安置点、二期搬迁泉塘安置点,六王镇地质灾害灾民安置“古泉新村”和“六王新村”及石寨镇平梨安置点。所有安置点均为套间结构,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美化。至8月中旬,该县因地质灾害需搬迁的506户、1663名灾民全部住进了安全舒适的“移民新村”。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梁开挺陆小青本报记者罗侠隆冬时节,寒风凛冽,桂东南大地上却涌起阵阵热潮——玉林市“万名干部进农家”冬春惠农大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围绕“十进农家”,深入...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