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容县讯 (记者/骆怡 通讯员/秦崇广)7月12日,容县罗江镇大石村卫生所,黄月坤医生正在给村里80岁的老人梁秩之看病。梁大爷患了感冒,黄月坤给他开了3天的西药,经核算,这些药价值12.60元,但令人意外的是,梁大爷只需要支付一元钱诊疗费。
今年6月,大石村卫生所开始推出“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服务。凡该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到村卫生所看病,每次只交1元诊疗费,医生诊治后可开出3天以内的免费药物。免费供应的基本药物也有规定,目前,该卫生所能供应的西药和中成药近300种。如果还不能治愈,则转至罗江镇镇卫生院留医,医疗费用则按新农合规定的标准在病人出院时直接报销。
这项服务推出1个多月来,大石村2700多名参加新农合的村民到卫生所就医的人数达720人次,比5月份增加了1倍多。不少村民高兴地说:“以前担心看病贵,有病扛着,现在可以放心看医生了。”
“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服务在大石村大受欢迎的同时,也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虑,假若卫生所经费超支,由谁来埋单,这样的农村医疗方式还能否坚持下去?
罗江镇卫生院院长罗兆宏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们在统筹参合农民每年医疗费时发现,有的农户没用完报销额,有的则不够用,未能体现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精神。因此他们决定在大石村推出“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试点,且做好了准备——如果村卫生所的经费不够用,则建议提高参合农民的交费标准和国家对村卫生所的补助标准。但通过一个月的试行情况看,卫生所的药费支出完全控制在每月平均药费的标准范围内。这意味着“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是可行的。
容县加强了山区镇村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罗江镇7个村建起了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健康档案教育室、药房的卫生所,每个卫生所配备两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药剂师,有电脑和视频录像设备与镇卫生院的监控系统联网。镇卫生院既可监控村卫生所的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收费情况,又可实现远程网络会诊。
村医的工资除上级补助外,还有诊费、防疫接种补助等,每月人均收入1500至2000元左右。医护人员队伍稳定下来后,做到了让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罗兆宏说,“一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是一个探索性研究的科研课题,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将上报国家卫生部和国务院,争取国家对这一做法的重视和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家跃本报通讯员李晟孔婕婷文/图加强训练不放松11月1日,记者在全区公路钢桥应急拼装架设技能比赛现场,目睹了我区各地“钢桥之旅”团结互助、快速架设应急钢桥的精神风貌。...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