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立新
于磊报道
本报讯12月14日,本报头版以《捧出真心给百姓》为题,刊发了市派“第一书记”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市“第一书记”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刘昌法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严实作风、百姓情怀和吃苦奉献精神,牢记使命勇担当,铺下身子办实事,扎根基层解民忧。
市派淄川区寨里镇土山峪村“第一书记”陈伟说,刘昌法同志的“为民情怀,身入心入情入,与老百姓心贴心、心连心”,体现出了一种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习他的严实工作作风,还要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作为“第一书记”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志,我将以刘昌法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开拓思路,统筹资源,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市派淄川区西河镇下塔山村“第一书记”杨虎波说,看了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触动很深,自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甘于寂寞,沉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习他三年多如一日,全身心为群众服务;学习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学习他既打扫一间庭院,又探索全村发展的大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刘昌法同志嘘寒问暖、求医送药等情景,充分体现了他与群众建立起来的鱼水亲情,让我倍加感动。”市派高青县常家镇北油王村“第一书记”彭玉超深有感触地说,要得到群众肯定,就要主动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心怀村民、心怀派驻村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想方设法去干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市派沂源县张家坡镇冶炉坡村“第一书记”李殿才说,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自己要学习他的吃苦精神,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民情,吃透民意;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多方争取支持,向土地要效益,借助群众智慧;学习他的胆大心细,深层次了解民情民意,将群众的大事小情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面;学习他的宽泛思路,既争取资金支持又争取政策扶持,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助力村庄发展。
“学习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觉受益匪浅。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努力做到:放下架子“下得去”、摆正心态“待得住”、求真务实“干得好”。要帮到点子上、给到需要上,通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市派沂源县悦庄镇王家泉村第一书记李毅说。
“看了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百感交集,心情迟迟不能平静。”张店区选派沣水镇东高村“第一书记”王婷婷表示,要认真学习刘昌法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争取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淄川区选派洪山镇蒲家村“第一书记”陈心前说,仔细阅读了刘昌法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王浩书记的批示后,感到做好“第一书记”,必须瞄准后进村、后进点扎实做好工作。瞄准后进做工作,关键是要对准、盯紧、下大气力。工作中,必须痛下决心,排除干扰,盯住不放,投入足够精力,协调各种关系,建立长效机制,集中攻坚破难。只有这样,后进才有可能摘掉“落后”的帽子,才有可能“摇身”成为先进,抓基层、打基础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刘昌法同志在‘第一书记\’的平凡岗位上,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他以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为我们树立了‘第一书记\’的光辉形象。”博山区选派源泉镇麻庄村“第一书记”焦新武表示,自己作为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在今后驻村工作中,一定像刘昌法同志那样,自觉融入到百姓当中,一心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视人民群众为亲人,带着真感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周村区选派王村镇大史村“第一书记”任峰说,学习刘昌法同志先进事迹后,有三个感悟:一是要在“实”字上做文章,抓成效。多做夯基础的事,少摆花架子。二是在“帮”字上下功夫,出效果。帮助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三是在“扶”字上找路子,谋发展。依托自然环境,因势利导,让群众尽快找到脱贫致富门路。
“细细读了刘昌法同志的事迹,脑海中浮现几个问题:人生的长度,该用什么来衡量?人生的意义,如何更有重量?”临淄区选派齐陵街道北山东村“第一书记”霍延庆表示,今后要像刘昌法同志那样,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为了自己心中那份与群众“魂牵梦绕”的感情,即使黑了、瘦了,也是一种幸福。
“刘昌法同志用真情和担当撑起了服务基层的脊梁,为我们‘第一书记\’树立了榜样和典范。他对农村工作的满腔热忱,他对农民兄弟姐妹般的真挚感情,他脚踏实地、敬业担当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高新区选派四宝山办事处南石社区“第一书记”杜振江说,下步自己将用真情和担当,肩负起‘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真蹲实驻,勤勉敬业,干净做事,尽心竭力给群众办实事,为村居谋发展。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