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纵横,菜香满园,冬暖大棚连绵数百亩。放眼望去,一座座大棚成片相连,一条条硬化道路纵横交错,—辆辆满载蔬菜的车辆来回穿梭……这是日前记者在高青县芦湖街道太平魏村蔬菜标准园里看到的场景。
今年以来,芦湖街道以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总抓手,加强“三品一标”创建工作,用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提高了农民种植蔬菜市场竞争力,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育苗在日光节能温室内进行,粘虫板、杀虫灯取代了农药,节水滴灌让蔬菜吃上了自来水……在太平魏村蔬菜标准园区,记者近距离感受着“靠科技种菜。”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密密麻麻摆放着上百张育苗床;育苗床上方,均匀分布着节水喷头、日光灯等……蔬菜标准园内建设了580平方米的农资存放间、产品检测室和蔬菜采后商品包装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不能盲目蛮干,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太平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光美说,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工厂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育苗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最重要的是,这里育出的秧苗成活率高、抗病性强、可控性强。”移栽育苗工厂培育的秧苗,不仅能减少后期田间管理投入,同时能提高单产,还将受惠于苗龄缩短,实现提前移栽,确保蔬菜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卖出好价钱。
街道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潘立建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指导菜农采用高温闷棚,消除温室内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改良土壤,减少后期农药、化肥使用量。”街道制作印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措施》的警示牌,从源头上严把绿色蔬菜生产关,确保广大消费者餐桌安全,不仅为本地市民提供了优质蔬菜,还受到外地市场的认可。
今年以来,该街道在市县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建立农产品检测室,积极推广绿色蔬菜标准化技术规程,按照“五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以及“六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工作要求,发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品牌带动作用,为菜农提供育苗、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品质。街道先后流转土地6000多亩,带动高官寨、大官、屋子、夏楼等29个村成立41个农业合作社,申报西红柿、茴香、黄瓜等各类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11种,群众人均增收近万元。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