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淄博名优蔬菜上演“饕餮盛宴”

来源:淄博日报 2015-12-14 18:15   https://www.yybnet.net/

“菜篮子”折射大民生。在省市党委、政府及农业、财政部门强力支持下,市蔬菜办公室积极顺应新常态,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名优蔬菜品牌建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等多项举措,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有效解决了本市百姓买菜难、菜价高等问题,从“菜园子”到市民餐桌力促“舌尖上”的安全。

12月11-12日(星期五、六),为期2天的“第六届中国·淄博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在淄博市茂业天地六楼隆重推出。来自全市的名优果蔬、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出口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等济济一堂、琳琅满目,上演了一场“饕餮盛宴”,让人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还可以把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买回家慢慢享用。

□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黄雪

“本届淄博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获得了省农业厅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以‘绿色、品牌、放心\’为办会宗旨,重点组织了16家国家级和66家市级蔬菜标准园,以及乐物网、理想农业、毛豆网、南京汉之显物联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参展。参展名优蔬菜多达500余种,数量、品质、特色等均是历届之最,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宣传的良好效果,实现了淄博市市场与蔬菜基地、电商与基地、超市与基地等‘近距离\’合作,提升了淄博蔬菜品牌知名度。”12月11日,市蔬菜办公室主任徐建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名优蔬菜精彩纷呈

临淄翠竹国家蔬菜标准园的西红柿,桓台新城的细毛山药,沂源的有机草莓……在这次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上,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争奇斗艳,精彩纷呈。“我知道这里展出的好多蔬菜名扬全国,可没想到咱们本地能出产这么多种蔬菜,我把生产基地的名字都拍下来,以后想吃就可以开着车到基地去采摘了。”张店的一位张女士一边饶有兴致地在一个个展区前拍照,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徐建光告诉记者,淄博市南依沂蒙山,北临黄河,中南部多低山丘陵,中部平原,适宜多种蔬菜园艺产品的栽培。伴随着蔬菜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淄博市形成了北部平原50万亩设施蔬菜、南部山区15万亩越夏蔬菜、中部城郊10万亩优质蔬菜三大优势生产板块。截至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5万亩以上,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到420万吨、46亿元以上,蔬菜收入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30%,蔬菜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淄博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据悉,淄博市不但注重传统蔬菜品种的改良提升,还每年引进推广20多个蔬菜新品种以及5项以上的安全实用新技术,并开展了淄博市首家农业物联网试点,每年培训、指导各级蔬菜技术人员5000人以上。建立了市、区县、基地(园区)三级蔬菜质量检测网络,样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初步建成了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产品可追溯到田间地头,配合市商务局开展了肉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推动蔬菜品牌化建设,全市蔬菜注册商标近百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127个,其中有机产品17个,绿色产品70个,无公害产品24个,地理标志产品16个。

“互联网+”唱大戏

在这次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上,除了展示淄博市名优蔬菜的风采,还举行了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超市、宾馆、食堂的签约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淄博市蔬菜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纽带和平台。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淄博市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大鳄”乐物网的总经理王明光分别与临淄翠竹蔬菜标准园负责人王志贤、山东铝业有限公司职工食堂负责人袁伟明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形成了“基地+互联网+大客户”长期合作共赢伙伴。

“乐物网前台有便捷完善的网上产购平台,背后有强大的物流港支撑。目前,乐物网旗下拥有100辆安全、保温、环保的电动箱式货车,物流网络覆盖全市各区县的蔬菜主产区,只要客户网上下单,就可以在24小时内,把客户选购的商品送到家。乐物网的购销模式还实现了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可追溯,有力地保障了蔬菜的质量安全和产销规范。”王明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通过乐物网销售蔬菜,比原来的批发商收购价格高,而且销售的量大,实现了基地蔬菜旺销、菜价提升、菜农增收。”高青县花沟镇一家蔬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

据了解,淄博市蔬菜产业市场流通渠道不断畅通,“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基地直供、平价蔬菜进社区活动、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快速发展,为提升淄博市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搭建起平台。

蔬菜发展全省领先

近年来,淄博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蔬菜标准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体系的地级市,在全国首创国家、市、区县三级标准园联创机制,建成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66处,其中国家级16处,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全省领先。

——淄博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全市已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6处,市级蔬菜标准园66处,万亩蔬菜基地国家级园区比例高居全省第一,并在全省首创了国家、市和区(县)三级标准园联创机制。

——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市级蔬菜地方标准体系,实现了市内主栽蔬菜品种的全覆盖,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市级蔬菜地方标准体系。

——市蔬菜办公室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共同创建的“基于物联网的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列入了山东省科技厅自主创新重大专项。该项目一期研究成果已于今年9月份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淄博市蔬菜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淄博市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家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中心,实现了“产学研”三结合的重大突破。2015年9月,市蔬菜办公室与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三家联合,建立了省内首家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中心,成为一个集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研发、技术示范推广于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在全省率先建成“淄博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淄博市首批59家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生产的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覆盖全市各区县的部分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电商企业。

——“淄博市蔬菜技术顾问团”成立,成为全省17市中唯一的市级蔬菜专家技术顾问机构。顾问团聘请了国家、省级专家20人,组织市内专业技术人员100人,分栽培、植保、土肥、食用菌、质量监管五个专业组,为农服务的网格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物联网示范应用走在了全省前列,在临淄区石佛堂蔬菜标准园、翠竹蔬菜标准园,各建成了一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示范点,这是全市农业系统中唯有的两处物联网示范点,实现了大棚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酸碱度等10个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信息储存、远程传输和遥控管理,成为了全市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样板。

——今年,蔬菜产业项目建设再获历史性突破,共争取各种项目47项,共争取无偿扶持资金1944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384万元,每年争取资金额均超过“十五”和“十一五”十年总和。

——在市内首创联合扶贫机制,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效果。在全市首创了多部门联合扶贫的新模式,组织局属7家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扶贫包村工作,发展反季节樱桃、有机核桃、樱桃等林果种植1100亩,野猪、黑猪等存栏5000头,建成了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处,发展绿色韭菜种植基地1050亩。

徐建光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好“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关键年。全市蔬菜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开展好“三市两区”建设,重点实施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程”、“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工程”、“蔬菜种业创新研发工程”等十大工程,进一步推动全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力争蔬菜部门的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新闻推荐

冬闲时节高青县花沟镇的妇女们却闲不下来在当地的陶瓷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淄博名优蔬菜上演“饕餮盛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