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植树节前,记者来到淄博川林园艺场,采访了“山东省乡村之星”翟慎学。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扎根林业一干就是30年,凭着“爱钻研、不怕累、能吃苦”的精神,致力于林果研究开发,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带领农民植树播绿、靠发展林果产业走上致富之路。“去年,我之所以被评为‘山东省乡村之星\’,得益于近年来淄博市林业的发展成就,是淄博林业这片沃土为我提供了创业和追梦的平台。”翟慎学感慨地告诉记者。
翟慎学出生在淄川区太河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早年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被迫弃学,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乡林业站帮忙,从此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他自费到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所学习、深造。30年来,他先后从10多个国家级科研单位引进水果类、干果类、观赏类树种120多个,经试栽后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50余个,其中20多个属山东省独家引入。他还把北海道黄杨引到了淄川,并创建了北海道黄杨开发中心。2008年,北京奥组委从其苗木基地选调北海道黄杨5万多株,作为奥运会有关场馆的主要绿化树种。近年来,他又创造性地培育出北海道黄杨新品种“金玉红杨”,使之集抗寒性强、适生范围广、生长快等优点于一体;引进了国内外罕见的园林高新树种——乔木刺参树,在城市绿化中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今的翟慎学已成为淄博市林业战线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大家都认识到,植树造林,既能‘长叶子\’又能‘长票子\’,为社会造福,自己还得到了实惠。所以,农民参与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翟慎学说。为了增强苗木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翟慎学在不同区域开发建设了6处苗木基地,总面积达1800多亩,拥有苗木26万多株、23个品种,树种具有很高的绿化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除了在淄博开发区、淄川、张店的红豆杉、彩叶树、文冠果、绿色能源优选树等良种繁育基地外,他还在北京通州区建起了常绿苗木繁育基地。为帮助乡亲们发展林业致富,他先后参加各级送科技下乡等活动560余次,举办讲座、培训班420多期,录制教学辅导片300份,惠及上万林农。他组建了淄川区川南良种园艺场等9处示范园圃,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林农建立果树、园林苗圃300多处,繁殖各类苗木3000多万株,每年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在林业这片沃土上,翟慎学矢志不移地追逐“绿色梦”,成果丰硕,荣誉骄人。他引进的桃树新品种“春雪”和“春瑞”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了省级鉴定;研发的“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多层次满负荷立体种植技术获淄博市科技成果奖;引进更新日本高光效苹果整形修剪技术,获淄博市星火进步科技奖;发明的“曼地亚”红豆杉系列品种栽培技术、红果长青树栽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翟慎学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农业产业化企业先进个人”、“首批山东省科技大王”、“淄博市科技致富状元”等荣誉70余项,被国家林业局聘任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红豆杉保育委员会专家委员”。
新闻推荐
齐商银行城西支行延伸服务创新方便市民—— 于细节之处,精准服务迎收获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