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是独特的,因为它是全国唯一一处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景区。
这一特质源自齐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华北平原,和这一地理位置上丰富深厚的文化负载。
从距今24亿年前的太古代开始,经历了泰山运动、加里东运动、华里西运动等大地壳运动的强烈变革,再由燕山运动奠定山体的基础,喜马拉雅山运动构造山体的轮廓,几度沉浮、几经沧桑,泰沂山脉终于出现在华北平原的大地上。
泰沂山脉绝对海拔并不高,但齐鲁大地文风浩荡,“自春秋至王莽时,最上层的文化只有一个重心,这一个重心便是齐鲁”。齐鲁文风之盛,就连山川也浸染了深厚的文化色彩:泰山,沂山,蒙山……不仅有历朝历代帝王君临,封禅和祭祀,更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作诗记文。在以文化古迹著名的泰沂山脉中,齐山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而独树一帜,傲立其间。
自诞生之日起,三千万年过去了,齐山一直默默无名地躲在泰沂山脉的一隅。直到公元前686年,一支马队奔驰的蹄声惊破了山里的寂静,惊飞了山坡上吃草的野兔、树枝上栖息的山鸟;几十号人马风尘仆仆簇拥着一个公子模样的人从接近山顶处的一个宽敞的洞穴中穿山而过,从小路向着齐国都城临淄的方向疾奔而去。过了很长时间,当地的民众才听说那个公子模样的人乃是流亡在莒国的齐国公子小白;国君刚被杀,他和流亡鲁国的哥哥纠都想赶回齐国继承王位。公子小白穿过齐山前刚刚躲过哥哥手下的一次暗杀,他佯装死亡骗过哥哥,从齐山抄近路提前赶回都城继承了王位,现在号称齐桓公。因为这个缘故,山顶处的那个巨大的山洞就被后人称为齐门洞,这座山顺理成章被称为齐山。
公元2009年,齐山景区员工在清理观音瀑下的放生池时,于地下十米左右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巨石,中部清晰刻有“齐山”两字,专家推断为齐国早期贵族来此祭祀所刻。
齐山由此正名,齐山的魅力此后一点点被发掘出来;本人游历齐山已有三次,深为齐山景致所陶醉;今夕情致高昂,愿为齐山歌一曲:
华夏文明之大观兮,一齐一鲁。齐鲁之中央兮,泰沂横出。此山脉以文称著,自古及今,历代圣主明君,于此封禅祭祀,又有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故而群山争秀,各领风骚;唯我齐山风韵,以齐文化为主。更兼环境幽秘,山岭俊秀,建筑淳朴;而其人文景观,尤值一书。
地处淄河镇之东南,淄博与青州交界处。山势高峻,峡谷幽深,溪流潺湲,丛林蓊郁。远都市之喧嚣,近桃源之风骨。虽无陶潜之文华,难奈归去来之情怀;若有丘山之心胸,可洗心头之尘土。
近山巅之高崖,有穴窈然;一清流纷飞落,势如垂帘,丝丝沁心若甘霖,点点滚落似珠玉。洞口旁岩壁上,隐约可见观音抱子,故名之观音瀑。山有水而有灵,水傍山而有骨。圣水有情,化而为普度池、放生池;沿山谷而流泻,伴游人之左右,叮咚作响,如鸣佩玉;流至山腰,化作映佛池倒映仰佛山,终于山脚,汇成春秋湖滋润春秋万物。
起于步游道,经山楂林,望猩猩崖,踏独石桥,过百丈瀑,抵达齐鲁分界处——南天门;登临山顶,可小齐鲁。非是效颦古之圣贤,实是登高览群山,开阔心胸;吸纳天地清气,涤荡肺腑。退下绝顶唐三寨,踏上天然古栈道,仰望陡峭石壁冲天,俯瞰百丈深渊峡谷。狮子岭、情人峰、老鹰巢,栈道穿梭山腰,恰似一道白练,收揽绝色无数。险关扶壁慎行,狭道俯身可过;常常远瞻而兴叹,偶尔回首可望月。诺奖主赞为世外桃源,众游子沉醉风光仙路!走出“十里画廊”,又见一架天梯,陡峭如从天而降,婉转若蛟龙攀附。下得天梯来,终见齐门洞:远观似高山峭壁双门开,近看如科隆教堂之门户;两洞并列,皆向东西;晚看夕阳兮,朝观日出,日月齐辉兮,叹为观止!古桓公由此之齐,成为春秋首霸;今百姓至此闲游,看天上云卷云舒。洞底藏卧石龙,人称此地有帝王之龙脉;洞庭高拔宽敞,享有“江北第一穿洞”之美誉。
美极矣!险极矣!开心至极矣!然齐山之美,犹不止于此;齐山之人文景观,尤其丰富!山前广场,广设迎宾车马;四周山崖,繁树名人雕塑;瞻望姜太公之祭台,流连齐民俗博物馆,让人回想春秋首霸之气度。齐民部落,设置制陶、打铁、酿酒、织布体验区,再现齐国手工业之发达,印证《考工记》之记叙。路标设计,皆为齐币之造型;标牌展示,与齐相关之成语。“百齐图”摩崖,展“齐”字之百体;齐长城遗迹,示齐民之机杼。夷吾亭、叔牙亭,闲坐间,可听千年名相话人生;太公场、闻韶场,凭栏处,欲与圣贤思想共起舞!
正值暑假,几个外地的朋友路过淄博来看我,游兴突发,想去一处最有淄博地方特色的风景区游玩;权衡再三,我再次选定齐山。
这是一座需要细细观赏慢慢享受的山。
这是一座值得多次攀爬反复回味的山。
但我最想告诉你的是,这是一处高耸的文化公园。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