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趴冰浴雪赏劈山

来源:淄博晚报 2017-07-03 10:33   https://www.yybnet.net/

□周游朔风是一道看不见的闪电,眨眼之间穿山而过,立岩之躯瞬间便有被扒光的感觉。一串悠长的鸽哨划过头顶,松柏果木浑然大醉,粗枝大叶摇晃不止,树上的残雪筛过枝叶的缝隙凤舞梅花般滑落,山体的积雪伸开碧玉般的双臂,复又拥抱着她骨肉连体的姐妹欣贺重逢,喜泪不止。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叹息。

尽管206块骨头生生地被一根根剔过一般,在小雪过后的一个上午,我还是披着满身冰雪,壮士断腕般走向劈山,走向一个充满了更多神秘、传奇与未知的缠梦所在。

相传劈山原名为大寨,本是一个整体的崮寨。当年孟姜女千里寻夫,一路哀哭,长城被其哭倒,随之城墙与部分山体也一起倒下,巨大的声响如晴空霹雳将山寨一劈为二,劈山因此而得名。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成百成千吨的巨石,接连不断地从崮顶塌下来,千姿百态地码在奇险陡峭的山坡上,竟然没有再向下面继续滚落。到底是什么原因和力量支撑了这些摇摇欲坠的巨石,而且千百年来纹丝不动?学者专家至今无人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从而成为千古悬念。

从东侧的梦泉方向拾级而上,残存的冰雪使得脚下的步子不得不变得异常谨慎而小心,很多时候甚至要靠身边的松树和果树稳住身体的重心。随着曲曲折折山路的牵引,行约三百米,一块青石方碑显于面前,上面中楷正体清晰地刻着“孟姜女哭夫处”的碑文,简约地记录了贞节烈女孟姜女与齐国战将万喜良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转过一个陡坡,庐有一处僻静的庙宇,曰孟姜女庙,庙内供奉着孟姜女的塑像,香炉内男信女供奉不久的香火明明灭灭,使人们更加坚信爱情的不老与烈女的不朽。

山路越来越陡,步子也不得不越来越慢下来。带着缺氧般的气喘,一步一步挨近山顶,抬眼望去,一条巨龙般首尾相连的碎石城墙尽收眼底,在雪后新晴的正午阳光照耀下,其雄武英姿,历经岁月的侵蚀,更显青春勃发。这正是见证博大精深齐文化的春秋战国经典之作齐长城。而作为当时智者齐人的军事钜防,它比震惊世界的秦长城整整早了400余年。

抚摸着长城上的每一块碎石,每一段城墙,每一处垛口,我深深感悟并沉思想象着这段承载文化的不朽记忆。正阳之下,走进山顶独山寨上一座保存完好的齐兵营,它的相对独立性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兵营既可与大寨的齐兵营相连,又建有水窖等生活设施可独立运行。独山寨四周均矗立着一道道悬崖绝壁,只有南侧允许一人造石梯可通顶峰。但从5米到山顶50米的阵线上有3个掩体防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难行。这座齐兵营,设施竟然如此完善,它从里到外分三部分,外围为前沿阵地,中部为屯兵区域,核心则为中心指挥及生活地段。兵营中有阵地掩体,也有储水地窖,更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还有防守关隘要口,通过山脊掩体经齐长城复线北接莲花山,南距两公里,直达长城主线要塞达摩顶。这座兵营是建于齐鲁边境前线最近,向前线进行兵员物资支持的一线后方基地,集攻守于一体的综合兵营。透过一个个横眉冷对、持枪而立齐国武士塑像,我似乎听到了一阵阵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声声鼙鼓,以及他们捍疆守土浴血拼杀的壮烈场面。背倚巍峨的长城巨龙,手牵“齐兵营”的标志站牌,我定格了一个曾在军旅标准军姿的身影。

我成了齐长城上的一块石头。

感慨之余,我的面前突然浮现出一个历史性的画面:“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好的齐长城段在淄川区。”这是12年前也如眼前的冬日,齐长城研究专家张华松先生历险登临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梦泉村之劈山时,意外发现了这段齐长城后的惊喜结论。因了这一发现,隐进深山上千年的齐长城,才开始走出尘封的历史,走进当代的文化,走进人们的广阔视野。

据专家考证,齐长城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齐长城西起黄河岸边,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市,绵延长达一千余里。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山岭之中,依山就势而筑。鲁中地区的齐长城海拔800米以上,主要位于太河镇城子村、劈山、马鞍山一带,在淄川境内全长达50余公里,主要遗迹30公里。沿途共经过两个乡镇,15个村庄。在山顶的缓处,依旧安有堡垒座、烽火台,虽历经千年时光,饱经风霜,却依旧容颜不老,安详沉静地端坐在劈山之上,俯瞰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似一条断墙残垣碎石堆砌的齐长城,不仅仅留下了齐地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生动烙印,更是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价值无限的文化遗产。

令人欣喜的是,淄川区对文物工作尤其是对齐长城的保护和开发高度重视,仅2014年至2015年,淄川区就向国家申报了多项关于齐长城的保护项目。他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在该区沿线村庄建立了齐长城保护员制度,每个村的村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就是义务保护员。目前,省文物局已通过淄川区建设齐长城博物馆以及齐长城太河风情小镇的项目方案,有望列入争取国家基金和政策性贷款支持重点文物项目预备名单。2015年,淄川区还引进投资30亿元的长城影视对齐长城进行保护性开发,以此为背景的45集长篇电视剧《齐长城保卫战》即将拍摄。

走过历史深处的“齐兵营”,走向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主人公马向阳最爱攀爬的山段,一处隽秀挺拔,陡峭冷峻的山势突兀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哪位先人为之命名曰“一线天”。身处这处鬼斧神工的山体之下,令人不得不充满了巨大的疑惑,到底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将这两座40余米高的巨石一劈为二?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科学而确切的答案。然而,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后人演绎道:孟姜女在沿长城哭万喜良的时候,哭声之大、之冤惊动了上苍,使得半个山体轰然倒塌,成为万古留存。我与同行的文友们好奇地攀爬而上,然而,这“一线天”的夹缝处仅允许单人通过。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上面,一股山风刀子般直刺骨髓。抬头仰看,两座三角形巨石的顶峰遥相呼应,狭小缝隙的投影,正如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我们无语了。有个诗人感慨万千,当即作出了一首诗篇。我想,面对这奇伟瑰丽的大自然造化,还能用什么来表达呢?也许只有诗,只有具备无限张力的赞美诗。

在人们的想象中,小小劈山,在浩瀚的山岳丛林中根本名不见经传,殊不知穿越劈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沿途布满冰冻,身上时时筛下积雪的严冬,更需要有十足的耐力和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再加上一些基本的登山知识。

劈山主峰由南向北一字排开,东西几乎全部为悬崖峭壁,而悬崖沿体自上而下呈劈开状,难怪《马向阳下乡记》剧中的主人公不止一次邀请登山的朋友前来探索,且有一句口头禅:“来到‘大槐树村\’必看劈山,来到劈山,也必须看齐长城。否则,等于没来。”

日头渐渐偏西,采风中的作家诗人似乎意犹未尽。人们谈笑风生地留下一个个倩影,才思泉涌地记录下一个个意象,一条条灵感。带队的头儿喊了一声,同志们饿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饿,我们要到大槐树村,与“马向阳”同吃农家乐,同饮山泉水……

新闻推荐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走在前列

6|专题|欢迎在淄博日报中缝刊登以下公告编者按:为庆祝建党96周年,6月28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在周村召开带头建设过硬支部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座谈会,推进过硬支部建设,促进“两学一做”学...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趴冰浴雪赏劈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