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灯会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但少有人知道,它是由旧时自贡民间的提灯会演变而来。
据史料介绍,自贡提灯会起源于清代。那时,每到元宵节举办灯会时,人们都提灯走街串户,小孩拿出小灯笼比试,看谁家做得好、做得巧。
在清朝至民国初年,元宵节期间,以自流井的盐商大家庭为主体,组织一批又一批的闹年锣鼓开路、提灯游街。提灯队伍前头走的是一对大纱灯,然后是4对或5对圆灯,紧接着是竹编油纸张糊的长方形灯,灯上都写着朱红扁字以标明某姓某堂,方灯后面是亮筒子 (竹筒做的火把),亮筒子后又是一批闹年锣鼓开路的提灯者。提灯的、观灯的人潮涌来涌去,整个街上挤得水泄不通。
辛亥革命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提灯会时间基本固定在每年十月十日。提灯会的灯具制作人自出心裁,式样多种,多数是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本,形态千姿,彩绘逼真。也有的花灯匠心独运,借灯表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灯会渐渐演变成灯会,并发展为自贡市的一大产业。1987年,自贡市组织举办了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至2014年,当地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
罗乐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尚永高记者杨国庆)2月10日上午,刚调解完社区一件纠纷的自贡市自流井区郭家坳街大来井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张道珍忙往街道赶。当得知自己考试成绩优异后,才如释重负。“这个春节,可没少花心...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